第140章 曹操的阳谋诡计(2/4)

  【奋斗在汉末乱世】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彭城王嫡长子,可以继承封爵,即封王。张昀是庶子,就只能和普通人一样,不继承封爵,而且张昀的情况非常特殊,一直跟爷爷生活的,在宗谱中,姓刘,在平时,仍然用的爷爷的姓。而且这个爷爷,其实不是真爷爷,事实上是舅公。张昀虽然是彭城王庶子,但却以义子身份出现。

  很乱,是彭城王母亲过去不接受张昀所至,也正因为张昀以彭城王义子身份出现,才使张昀可以象异姓人物,在乱世可以养私兵,可以自由走动。

  现在曹操提出来封张昀为公,封爵仅次于王,在异姓心目中这个封爵就是天花板。

  张昀假如接受封公,就可以首先把张昀钉在淮南,撤销其徐州牧官位,兵权可以再想办法剥夺。

  张昀身在寿春,并不知道许都曹操正在想办法通过封他为公,把他钉在淮南,撤销其徐州牧官位,并逐步剥夺兵权。

  由于袁术已逃回汝南,实力大损,张昀的战略是攻占一个地方,控制并消化一个地方,所以,原则上今年不准备继续攻打。只是对袁术采取高压态势,以压促变。

  张昀不能过早消灭了袁术,因为袁术一旦消灭,张昀的身份决定了会失去出兵理由。弄不好天下会因为张昀的穿越,而从此太平,伟大理想就极难实现了。

  张昀把精力放在了过长江到马鞍山区域挖矿建炼炉方面。马鞍山在那个时代还只是荒山野岭,没有正式地名。张昀决定过去后,就索性确定那个地方叫马鞍山。马鞍山区域离秣陵,即现在的南京很近,张昀在广陵时,就想渡过江控制住秣陵的,现在张昀改变了主意,在秣陵西侧两百里不到的马鞍山建立据点,一是避开孙策的重镇秣陵,让孙策容易接受,二是以马鞍山为据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攻秣陵。马鞍山周围全都是山地,易守难攻,便于长期坚守。长江上,可以用战船沟通运输,确保后方安全。

  张昀请张勋和桥蕤喝一顿酒,就把到马鞍山建炼炉并建立据点这么大的战略确定了下来,由后勤保障处徐茂负责协调落实。

  过江建炼炉涉及到很多部门和人员,工程量极为庞大,张昀给徐茂和桥蕤两个月时间筹备。

  袁术的原九江郡各级官员纷纷带了礼物到寿春来参拜张昀,交出印鉴,等候张昀考察后,重新任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