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2/4)

  【三国骑砍】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褐色土、黄泥,不适应开垦、种植的土地实在是太多。

  这需要泛滥、充足的人口去精细耕耘,以现在人口之宝贵,用来开发这种烂地……治下百姓会用脚来投票。

  岭南适合耕种的只有珠江干流、支流周围的土地还算肥沃,易于开垦。

  再远一点的山林地区,治理成本、难度都大,目前不具备开发价值。

  自己是带着人来过好日子的,不是让他们来白白牺牲的。

  孟达也不嫌泥脏,手上泥还没搓干净,就抓一把泥重新揉搓,手感确实有些粗糙,这种土壤不蓄水。

  “公上曾言因地制宜,岭南之土,的确不适合精细耕耘。”

  孟达搓掉手里的泥团,转身在一侧近处的细小泉溪洗手,然后才捧着黑陶碗饮一口田信煮鸡蛋的浓茶,顿时身子暖融融的:“那依公上之意,岭南该如何是好?”

  “北人多不适应岭南湿热。”

  田信陈述一个事实,就连自己也有些不适应,虽说在热带沙滩散步,带着妻妾旅游,有许多妙处,可这只限于晴天。

  这样的晴天并不多,好看的也只有沙滩……除了沙滩外,其他地方,这个时代都是要人命的。

  除了这些,岭南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开启大航海,掠夺南洋资源,其中奴隶人力资源可以极大弥补自己的需求。

  因此,岭南不能精细耕作,只能粗放。

  如同放牧一样,珠江流域是血管,北方人不适应岭南气候,只能由湘州人作为构成血管的主材料。

  这些血管汲取岭南土民的人力、资源,将岭南土民汉僮化,使之形成血管外的皮肉。

  然后就是大航海,在南洋建立一个个资源点,吸纳、消化当地的资源、人力,进而反哺岭南,加速岭南的开发。

  能做到这一步,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自己亲管了,这个集资源汲取、消化、拓展的机构就如汪洋里的鲨鱼,会不断膨胀、生长。

  诸夏之地,哪怕被打烂了,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黑暗中的文明灯塔。

  岭南、南洋再如何发展,也离不开中原大地。

  田信思索着,恍然一笑:“陛下故去后,我也不能再天真,一厢情愿。我以为开发岭南不难,可非常难,这也是我驻屯始安的因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