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转移(2/3)

  【三国骑砍】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负责监察工作的廖立,自然要请示大将军,取得量刑底线后,才能参与这场对犯案郎官的判刑。

  同时,侍中诸葛乔旁听这场审判,以做记录。

  所以这不是一桩小事,代表关陇、益州未来的这批年青郎官现在敢在当值、学习时斗殴;那么继续失控的话,今后这两拨人就敢对阵厮杀。

  因此,这起事件中绝对不能搞什么平衡,这等于放任、纵容双方;也不能扶立一股,打死一股,谁都有宗族、朋友,如果处置的十分不公正,那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可能会形成长远的倾轧、党争之祸。

  事情棘手,廖立下车时就肃容,毫无表情。

  他与诸人纷纷见礼,落座后才说:“仆已请示大将军,依大将军之意,事端由议郎李邈挑起,而伤人最重者乃左中郎姜维。故此二人严论深究,余者皆授官徐州,且管后效。”

  众人哑然,除了赵云,余下诸人无不动容,为徐州人感到惋惜不已……还好这帮人受到针对,否则以徐州的底蕴,必然要抢走很多位置。

  整个徐州自乱世以来,也就受过曹操的大范围屠戮;作为一个小州,又躲过了魏军、汉军、吴军的几次会战波及,所以徐州遭受的破坏很小。

  徐州士民为了自保,忽视了司徒糜竺的邀请。

  从结果上来看,徐州士民再一次成功躲避了战火,但也气死了糜竺,深深惹恼了先帝。

  若是当年徐州士民肯下狠心听从糜竺的号召,那当年一战就能光复关东四州,甚至能迫降江东。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所以恼恨徐州的不仅有先帝,现在执宰朝纲的大将军也很不待见徐州。

  虽然理解徐州人自保的苦心和立场,可正在汉室朝廷的宏观层面上来说……正是徐州当年为一己之私拒绝响应,才造成了北伐坎坷,以及北府的空前壮大。

  到现在为止,徐州没有一个正规途径以孝廉、郎官入仕的士人。

  现在又把相互斗殴的百余郎官派到徐州去当县令长、县尉……这拨人相互防范、敌视、竞争,怎么看,只会让徐州豪强、世家更加的倒霉。

  杀鸡儆猴。

  大范围更替徐州官吏,这应该是为了警告益州豪强不要犯糊涂,绝不是什么公报私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