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无线电之爷爷(3/5)

  【小阁老】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

  然后是电池,这个也不难。虽然还造不出干电池,但湿电池可是有历史悠久历史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巴格达人将一个铁棒和一个锌质圆筒插入装满醋的陶罐中,就已经可以很好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使用很长时间了。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电池,是另一个时空中伏特发明的伏打电堆,也就是电池组。

  他将银板和锌板叠合在一起,中间以含有盐水的湿布间隔,就这样三片一组为一个单元,便产生了可以控制和储存的电流。

  虽然单一单元产生的电压很低,但他通过后续实验发现,只要按顺序堆叠单元,就可以明显增强电流。大概六个单元串在一起,就能产生4伏的电压。这点电压在后世不算什么,几个小电池串起来就能办到,然而却已经可以为科学实验,提供足够的电能了。

  中学物理知识告诉我们,伏特虽然发明了电池,并得到了电压的命名权。但是他对发电原理的认识是错误的,并非两种金属接触就能发电。实际上金属与盐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直接把锌棒和银棒插入电解液中效果会好得多。

  赵昊最初是打算让张鉴他们用这种改进过的罐式伏打电池来供电的。他想当然的认为,电压低无非多串联十几二十个单元就是了,总能达到要求的。

  但团队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伏打电池的发电量的远远达不到理论值,而且电池电压会逐渐减小,直到彻底报废。

  经过研究,徐光启发现,电池运行过程中,会在银棒上聚集很多气泡,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气泡越来越多,电池则同步失去放电能力。

  他便推测是这些气泡阻碍了液体中的电荷扩散,让电池失效。他收集这些气泡研究发现,居然是氢气。这下就更不敢再用这种电池了。

  那么多电池一起工作,万一要是通风没做好,放出的氢气积少成多,火花发电机打个火花,直接全员火化……

  他想出的解决方法是,将两根金属棒分别插在不同的电解液中,并用另一种电解液来消耗锌反应时产生的氢气。

  经过反复实验,徐光启发明了一种双液电池。这种电池有圆柱形的陶瓷外壳,内有一个小一号的圆柱状中空玻璃筒,筒底以猪膀胱膜扎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