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59章 黄金五年(5/6)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民营物流更擅长省钱,但覆盖率不如国营的全面、及时性也不如国营的好,这也是正常现象,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

  所以国营驿站系统,未来主要还是送文书信件,而大宗物资的托运,交办给民营就更加省钱。

  互补制约之下,双方的效率也都有保证,留点竞争空间,可以防止另一方没了对手后渐渐摆烂、彻底堕落。

  最后朝廷驿站就成了类似邮政的存在,而诸葛家的民营物流成了相当于四通一达的东西(诸葛家的产业最后交给了诸葛均。诸葛均成年后短期做了几年官,最后弃官从商,帮姐姐分摊差事接班。)

  有了这些物流系统后,在214、215那两年里,并州和荆州再次遇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还起到了一个之前没想到的作用,

  那就是地方上的豪强世家、指望靠着土地兼并,在荒年囤积居奇、炒高粮价趁机兼并更多活不下去穷人土地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因为囤积粮食投机倒把这种事情,自古都是要在运输成本高、长途运粮食不划算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从桑弘羊到王安石的“平准均输”法,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看哪儿粮价暴涨了官府得组织运输调度粮食过去平抑粮价,或者是靠常平仓。

  之前桑弘羊时代主要是靠常平仓,一直到李素的新法初期,也是靠常平仓,这个制度在原本历史上,基本上也能一直依靠到宋朝。

  现在诸葛亮等家族的民营大宗长途物流建设起来之后,就等于是再加了一道保险,把常平仓和“长途跨州郡低成本调运粮食”两个手段结合起来。

  就算出现超大规模的灾荒,一个郡、甚至一个州的长平常都卖空了也止不住的那种极端情况,依然可以从别的郡、别的州运粮食过来,

  而且到了当地之后,依然比世家豪强投机倒把的价格便宜,这样就抑制了土地兼并,还压低了土地兼并成功后的收益预期。

  214年,并州就有几个世家不长眼,本以为他们能联合悄咪咪垄断并州大部分粮食供应价格,结果被诸葛亮从冀州跨州运过来的粮食打崩了。

  次年的荆州灾害期间,情况也是如出一辙。这两波打下来后,地方上贫民情绪稳定,诸葛家白赚了一波小钱还得到了民间爱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