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好战略也要有好执行(3/4)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可如果连刺史陶谦一并责罚,那影响就大了,恐怕幽州整个官场震动,一如贾琮顶替王芬之时冀州的震动,到时候人心更乱,难免不会出现第二个张纯!”

  袁绍听了这一问,也不得不稍微收敛一点。

  他的赏罚,其实也是有私心的。陶谦好歹是清流名士、天下知名。如今的袁绍跟陶谦并未交恶,他在找地方上的替罪羊时,也想专注于找草莽和阉党的人当替罪羊,不想波及清流名士。

  毕竟清流名士才是袁绍的基本盘。

  而且曹操提出的问题也确实严峻,要想推卸塞责,现任幽州刺史陶谦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不处理就无法塞责,处理了又会人心惶惶。

  袁绍想到麻烦处,竟忍不住自行站起来,来回踱步,旁若无人,也不管何进还在那儿坐着呢。

  而何进居然也不责怪袁绍闲逛失礼,就那么耐心的等着袁绍静静想。

  李素暗中窥探到这一幕,也不得不感慨四世三公的招牌到底好用,何进明明官位比袁绍高那么多,还照样对袁绍如此尊敬。

  逛了好一会儿,袁绍终于拿出了一条跟历史上差不多的建议:“此事也不是不可绕过。大不了,追究公綦稠的旨意,晚两三个月再请。如今幽州新乱,陶谦之位确实不宜轻动,还需要他部署各郡自行守御、先稳住阵脚。

  眼下已经是二月末,我看不如让陶谦戴罪立功、安分干到四月份。然后让太尉张温将其调到凉州军前——张太尉之前不是一直说要在幽州点将,率乌桓突骑去凉州平羌乱、讨北宫伯玉么?

  领突骑的校尉,他倒是点了公孙瓒,但一直还欠缺一名足够名望的参军,我看不如到时候就让陶谦担任张太尉的参军,也不提他的功过,就悄悄调离幽州。然后,咱再公开处置那些幽州失职官员,免得牵连过多人心惶惶。

  而且此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把公孙瓒已经募集起来的三千辽东乌桓突骑调离幽州——就算目前辽东乌桓尚无从贼迹象,我们也不能指望靠辽东乌桓去平渔阳乌桓,因为他们毕竟都是乌桓,同气连枝,让乌桓人自相攻伐,说不定只会让从贼之人越来越多。”

  李素在旁边偷偷听了这个观点,心中暗忖:倒是有点像历史原本的轨迹靠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