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上)(3/6)

  【北朝求生实录】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免得稀里糊涂的人头落地。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里一个又一个分量不够,但数量却不少的官员站了出来!

  杨愔猛然间回过头去一看,发现不少人都出列了。

  他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老实说,在六部里面,有崔季舒在,还有崔昂在,很多相熟的官员,高伯逸的人并不占据优势。

  可是,六部下面,还有很多司曹!

  这些人,成了自己视野的盲点。一不小心,居然很多人都被高伯逸拉拢过去了。

  当然,这些站出来的人里面,说不定有一个两个“一心为国”的,一上头就站出来了。

  但是绝大多数,都应该是高伯逸的党羽!

  这些人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亦是没有冒头跟自己过不去,没想到,他们等的就是今日!

  大意了!

  杨愔这才回想起来,昨晚跟崔季舒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对方说话都是意有所指,现在回想起来,貌似是在暗示自己……急流勇退?

  从早上在大街上遇到时,杨愔就感觉,崔季舒一定知道自己还不知道的事情,他应该有独特的消息渠道,只是不知道那是什么。

  “既然诸位爱卿都一致支持,那此事就交给宋卿家了。”

  李祖娥显然是早有准备,应对极为稳妥,就像是事先演练过一样。

  第一件大事,杨愔的亲信都来不及站出来,就已经结束了。很多中立的官员(比如崔昂),看到这一幕之后,心中都是暗暗反思。

  从这次朝会显露出的一点点迹象看,好像时代变了啊!不管是讨论的事物也好,还是执掌话题的人也好,都跟原来不一样了。

  好像李祖娥这个太后,堂而皇之的主持商议政务,也没什么不协调了。

  “下一件吧。”

  棉花的事情,一直是高伯逸的人在把持,确实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正在众人心中都寻思应不应该站出来献策的时候,从很靠近大殿门口的位置,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官员。

  这个人,看着很面生啊,他真是邺城的官员么?

  杨愔见到此人一愣,感觉对方应该不是经常在邺城官衙里露面的。可是看着却有那么几分眼熟,究竟是在哪里见过呢?

  “太后,微臣冯子琮,有大事,要向太后建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