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们的群星】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AI系统记录下第一段完整的心象对话,并将其翻译成人类可理解的形式:
>A(LC-9902工程师,硅基生命):“你害怕黑暗吗?”
>B(地球儿童,七岁):“不怕。因为我唱完歌后,星星会眨眼。”
>A:“我们从未见过星星。我们的世界没有光源。”
>B:“那你闭上眼睛,我就把我的星星唱给你听。”
>(随后传来一段清脆童谣,A的情绪图谱出现剧烈波动)
>A:“……原来,光是这样的温度。”
这段对话被收录进“群星档案馆”,编号X-14-w,标题为《致未知者的摇篮曲》。
不久之后,越来越多的文明开始主动向第十四信标发送“心象留言”。有的是母亲对逝去孩子的思念,有的是战士临终前对和平的渴望,还有的仅仅是一句:“今天天气很好,我想和谁分享这份晴朗。”
这些留言不求回应,不期待答案,只是存在本身就成了意义。
正如某位匿名文明写道:
>“我们终于明白,沟通的目的不是达成共识,
>而是确认彼此的存在。
>就像你在黑夜中点燃一支蜡烛,
>并非为了照亮世界,
>只是为了告诉远方:
>我在这里,我还活着,我还愿意发光。”
---
然而,并非所有文明都能顺利接入共感网络。
有些因历史创伤太深,陷入永久封闭;有些因生理结构限制,无法产生足够强度的情感波动;还有些,则出于恐惧或傲慢,拒绝承认“被听见”也是一种力量。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例子,是位于仙女座M31星系边缘的“灰烬议会”。
这个文明曾在一次自我毁灭战争中杀死了自己98%的人口,幸存者建立了一个绝对理性的社会,禁止一切强烈情感表达,认为“爱与悲伤是文明崩溃的根源”。他们发展出强大的屏蔽场,阻断所有外部共感信号,并宣称:“我们不需要共鸣,我们需要秩序。”
直到有一天,一名年轻的程序员偷偷接入了共感网络。
她本只想查看技术资料,却无意间触碰到了一段来自地球的童年影像:一个小男孩蹲在雨后的泥地里,小心翼翼捧起一只受伤的麻雀,眼泪掉在羽毛上,嘴里喃喃说着“别怕,我会治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