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四机编队(2/3)

  【我的飞行生涯】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直线距离,从东岭场站到伦北场站也就一千公里多点,但是为了半个月后的对抗演练,提前熟悉空域,所以绕道安县场站上方经过,也就拉长了此次夜航的飞行距离。

  现在的航向就是飞向安县场站。

  在空中按照横向编队飞行了十分钟后,叶剑龙下令道:“按照训练计划,一号编队。”

  杨洛回应一句收到之后,先减速飞行一段距离,拉开与802号战机飞行方向上的距离后,接着又提速到原来的飞行速度并保持。

  所谓的一号编队就是斜编队,以叶剑龙的802号为头机,其他散架飞机依次在斜后方排列飞行。

  战机的飞行编队有很多种,水平方向上有横向的编队、斜编队、人字型编队等,在垂直方向上拉开高度差同样可以编队飞行。

  不管是双机编队,还是多机编队飞行,唯一没有的编队方式就是纵队。

  因为纵队飞行,后机吸入了前机的尾气后,很容易引起发动机故障,甚至空中停车。

  因此,我们平时是看不到飞机一架跟着一架飞行的纵队编队方式。

  今晚的编队飞行训练计划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编队方式,一号编队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二号编队、三号编队……

  大约半小时后,飞机抵达安县场站上空,没有降低高度,保持在一万米高空一掠而过,随后转向302航向。

  302航向是西北方向,换算一下就是西偏北32度。

  带着氧气面罩,呼吸着机载供氧设备提供的氧气,杨洛无聊地握着操纵杆,双眼的目光投在前方的仪表盘上,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执行叶剑龙的指令。

  编队飞行不同单独飞行,可以随时各种机动。编队飞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平飞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高度、航向。

  只有在切换队形时才可以操作一下,可以说,在编队飞行大部分时间中,飞行员就是个木头人,傻傻地坐在座椅上,手脚都不能动。

  如果是恶棍歼-10编队飞行,双手双脚可以得到解脱,直接设置好飞行参数,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就可以了。

  但歼-7不行,歼-7没有自动驾驶功能,一切的操作都要靠飞行员,特别是歼-7G还有个手不离杆的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