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乐浪(2/11)

  【天变】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三千年前一日清早,白头山顶神光闪耀,天帝之子桓雄,架着金色飞马战车,带着三千仙仆来到。

  云开撒万道辉煌,雾散传千里呼啸。

  桓雄展天帝神迹,山颠现奇光万道。

  白山之上,冥水之头;惊现一城,其名为神。

  此中三千仙子各有道,浜水为渔,依林即樵,平坦耕种,嶙峋猎雕。

  往来行商,内外诊疗;力士夯筑,乐师凭调;植桑求丝,掘土为陶;歌艺动人,舞技美妙;如此种种,不尽言表;共计三百,六十一道。

  众山禽兽,诸水鱼鸟;羡煞诸人,行事逍遥;有北麓熊,南坡虎,西水雁,南天鹞;祈求桓雄,赐之为人,重谢相报。

  天子怜悯,出题相考:居于黑洞,度此严冬,一百天内,大蒜艾蒿,期满出洞,即赐人道。

  一十六天,雁出南飞;曰洞寒冷,难耐风啸。

  五十九天,鹞落平湖,诉蒜辛辣,难咽艾蒿。

  八十四天,虎归南山,咒穴孤寂,洞中无聊;百日期满,熊自欢笑,褪去旧皮,衣之为袍;直立能言,手舞足蹈;以水为镜,惊见娇俏。

  面见桓雄,叩谢大恩,无以相赠,以身相报;千日诞子,名唤桓君,日月宠溺,山水相抱。

  ……

  这就是高句丽人的创世说,与我们的盘古开天辟地,伏羲女娲创世造人传说比起来,似乎太单薄了点,但我还是听得很起劲。不过,他们的歌和那一夜听到的差不多,都有些单调,相比较而言,中原的歌赋要显得丰富很多。而且到后面全是些没有内容的礼赞,这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实际上我们的后面也有这样的一段,我想不出来那一段干什么用的。

  不过,我还是很有兴趣的问了这个神城大约在什么地方。

  “北乐浪府的朝鲜,就在白头山东边山下,相传是我高句丽人的第一个城。朝鲜之意即朝日鲜明之意。因每天该城的第一缕阳光都是由白头山上积雪反映过来的。”

  我点头称善。

  晚宴后,县尉和我提了这些高句丽人。他告诉我公孙瓒军队中有很多都是从这里征召的,此地民风纯朴,耿直善良,却又非常的勇敢善战,战场上相互协同作战能力几乎与生俱来,较之鲜卑,乌桓,匈奴似不适于以蛮族视之。我问道此处可有乌桓人,答曰乐浪没有,玄菟好像有,此时我心中立刻暗骂应该是肯定有。再向西北,辽东郡国中就有乌桓族几支。听完,我立刻和他道谢告辞,看来他对乌桓人不太熟,问他我不如问那个乌桓军中会说汉话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