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难办与棘手(2/6)

  【皇明天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朱由检说起了这件事写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张养浩并不是一个喜欢空喊口号,然后躲在别人身后坐享其成的人。

  相反,他是一个真正忧国忧民之人,无论学问、政事、功业无一不被人称赞而找不出缺点的人物最终累死在了抚恤陕民的路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流传的小令,以洞穿历史长河的目光看到了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那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由检对张养浩十分的欣赏,而张养浩的致仕,却是因为朝政的混乱,蒙元统治者对张养浩这种喜欢揭短的臣子,十分不喜有很大的关系。

  “大明已经危如累卵,陕西王二的民乱,即便是卢象升镇压、安抚的下去,但也仅仅平定了王二民乱罢了,这仅仅只是序幕而已!大明那根弦儿已经开始崩断了,伯雅!朕不怕身后被人骂做暴君,历史功过自有春秋去评说。”

  “但是伯雅,哪怕是,哪怕是一丝丝的希望,一丝丝的摆脱这种亘古以来的百姓兴亡皆苦的周期性规律的可能,哪怕是仅仅的一年,两年,即便是短短的几个月,那它只要存在过,朕也好,毕司徒也罢,都值了。”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局势还能更糟糕吗?

  不能。

  那索性直接把天戳个大窟窿来。

  孙传庭是典型的忠君的臣子,他属于那种在朱由检想要掀了屋顶的时候,劝他开窗的人。

  大部分的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孙传庭大约就是这调和的人。

  可是万岁的意志,又该怎么调和呢?孙传庭不知道,大约这世上也没人能调和。

  “清丈的事,毕尚书安排的如何了?”朱由检坐在御案之上,孙传庭的调和是无效的,大明皇帝压根就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毕自严说起这件事就犯难的说道:“万岁,此事急不得。”

  清丈、吏治,是毕自严两个心头的坎儿,他总担心万岁操之过急,把事情弄巧成拙,本来大明就岌岌可危,一旦开始清丈和吏治,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分崩离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