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计司(3/6)

  【皇明天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在萨尔浒之战大胜特胜之后,努尔哈赤的建州三卫的人丁,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建州女直人口暴涨,直接涨到了约三十余万成丁,近五十万丁的蒙兀人和海西女直人,被收拢到了努尔哈赤的账下。

  而熊廷弼在沈阳保卫战中,多次主动出击,一度曾经打的老奴酋手下的人死的死、亡的亡,最低的时候,一度打的建州女直低于五万成丁,多数被收拢的成丁开始成规模的逃跑,而归附的蒙兀人和海西女直有了逐渐脱离的趋势。

  正式在这种背景下,老奴酋才将自己的黑旗交于弟弟打理,而自己亲自领红旗,也就是后来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来稳定军心。

  在当时,甚至连十多岁的孩子都要拿着武器上战场。

  当然后来大明朝廷诏熊廷弼回京,任袁应泰为辽东巡抚,给了努尔哈赤极大的喘息之机。

  这是什么?

  韧性。

  如此程度的伤亡之下,建州还能保持奇高的斗志与士气,并未崩溃,甚至还最终打下了沈阳与广宁,一路南下,打到宁远被炮轰了回去,才算停下。

  而建州在老奴酋起兵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老奴酋的军队一遇到对峙,就会士气崩溃,后军直接逃跑,让老奴酋殿后。

  而老奴酋获胜之后,下令不得烧杀抢掠的传令兵,去传令也会加入到烧杀抢掠的地步。

  这是什么拉跨的组织度?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奴的军队的组织度已经逐渐超过了大明,令行禁止,进退有据。

  沈阳之战的多次攻伐之中,建奴的撤退十分有秩序,以至于让熊廷弼都有些绝望,最终不能追击。

  而不要追击的将令,最终成为了熊廷弼被朝廷召回的主要证据。

  对方在撤退的时候,为什么不追击,扩大战果?

  为什么熊廷弼、袁应泰,和现在的耿如杞都做出了对撤退敌军不得追击的命令。

  因为熊廷弼这种善战之将,都分不清老奴酋是在撤退,还是在虚张声势,埋有伏兵。

  这是什么?

  成长。

  一个成长速度极快、而十分有韧性的一支军队,是朱由检十分不想面对的,而这种成长,朱由检也找到了原因。

  自老奴酋起兵后,建奴的八旗自牛录以上,都要系统的学习兵法,而这个学习,是必须执行的,如果定期的考核无法完成或者不合格,是要吃军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