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帝与首辅的哑谜(2/6)

  【皇明天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且不说这些沿海地区本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灭绝性损失,这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是无价的。

  就是迁民之后,这沿海数十里的白地迁界,他们本身承担的税赋,就会被转移到其他地区。

  而鞑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摊派。

  【其(界内)四十里之岁课,同邑共偿之,自江南达东粤数千里,盐场在界内者勿论,其界外缺额商赔之;惟以浙、闽、山东等处因迁而缺之课额均摊于苏、松不迁之地,曰摊派,而盐课之额极重矣。】

  相比较明末,清政府在入关之后的苛捐杂税,远甚于大明。

  不是清政府不愿意改变这种困局,是完全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

  废除三饷后,仅仅一年,就不得不再次恢复三饷的征收,完全是这笔税赋,你朝廷不要,自有人去取。

  你朝廷拿你的,我地方拿我自己的,互不干扰的绥靖,就是清政府入关之后,和反动地主、富户、缙绅、官吏们达成的妥协。

  是多尔衮的错吗?

  多尔衮这种打仗,打着打着都能当逃兵的主儿,它能承担的起这样的历史责任?

  这么多反动至极的措施,多尔衮他可不配。

  其实归根到底,为了完成统治,清政府的行为,完全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玩成了近似于奴隶制,才勉强保持了稳定。

  即便是改朝换代都无法避免的赋税黑洞,毕自严终于是利用推广番薯这件事,要下手了。

  “毕尚书呀,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黄立极品着茶,语气里带着几分的揶揄。内史监监丞并不在,不会记入起居注中,黄立极说话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毕自严看了一眼黄立极,跟这种人共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耻辱。

  什么人呀。

  “黄老师父。”朱由检的声音带着几分的训斥和严厉,对着黄立极说道:“景会掌司徒十数载,大明之顽疾,想必比黄老师父更懂其中的难处,景会肯做,黄老师父就不要阴阳怪气的嘲弄了。”

  黄立极俯首说道:“万岁,臣是怕毕尚书没把事做成,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好心提点一句,为了贪功而冒进,是不可取的。臣是个坏胚,臣是艳羡毕尚书这等,能活的像自己个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