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宇宙最初的3分XX秒(2/4)

  【科技之神】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你应该知道,黑洞定义的关键,就在于确保原本认为黑洞吞噬时会产生的熵减,要跟我新定义出来的黑洞辐射所射出的虚粒子对中的虚正粒子所带的能量、质量相吻合,至少要能够抵消。

  所以,要进一步完善我的猜测,就必须把这个黑洞吞噬过程中射出的虚正粒子辐射的总强度,用数学方式精确表达出来。

  而且,在黑洞吞噬边界既然在不停地产生反物质、并且正反物质被史瓦西半径视界分隔,那就意味着黑洞里的反物质其实在越积累越多。理论上这也会在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最终催生黑洞的蒸发——只不过这个蒸发会很慢,所以在宇宙的有限寿命内,是观测不到了。

  我这篇论文中,给出了一个最新的估算解,按照这个估算,黑洞彻底蒸发消散所需的时间,估计在10的60次方年的数量级上。也就是万亿亿亿亿亿亿亿年级——别数错了,是7个亿字。而宇宙目前的寿命才100多亿年,跟我估算的黑洞蒸发年限差了6个亿字位数辈呢,所以咱是别想证明这个问题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给出这个数字,跟没给出这个数字,对于学界的意义差距是很大的。我这是给了《自然》一个面子,确保这么重要的假说,最后的完善性计算工作,是在他们期刊上发表的。”

  事实上,有了顾玩一开始的假设,后面的计算工作,其实只要别人相信他,那么没有顾玩也能做出来的。

  顾玩只是做得比较快,另一方面也是《自然》之类的顶级期刊要面子,求着顾玩来发表,所以哪怕有其他人计算方面比较抢时间,《自然》估计也不会让别人的论文先发表。

  因为黑洞这个成果的价值,经过几个月的发酵之后,重要性已经比刚提出时,高了不知多少倍。

  这么重要的成果,一开始因为不受重视,所以最初几篇讨论都是在《天体物理》上发表的。

  但是现在,要是后续所有论文还是全在《天体物理》上发表,那《自然》的脸还往哪儿搁?

  所以,现在不是顾玩求着《自然》登他的论文,是《自然》求着顾玩,往它们那儿投。

  同样道理的,《科学》也给顾玩约稿了,希望把该课题中,关于反物质能量分析的一篇子论文,发到《科学》上。所以顾玩估计黑洞这波研究结束之后,他可以拿到两篇《自然》,一篇《科学》,总计三篇世界顶级神刊的论文数,这个成绩放到哪儿都是够任何博士毕业、任何助研升副研评职称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