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造势与作秀(下).(3/4)

  【摄政大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说话间,赵俊臣和刘长安等人已是来到粥棚附近。

  只见在粥棚前,百姓们排着长队,竟是秩序井然。

  能有这般秩序,却也有赵俊臣的一份功劳,因为赵俊臣每次来粥棚领粥时,都是排队的,而百姓们见赵俊臣都是如此,再加上粥棚里的稀饭窝头咸菜管够,也就跟着排队了。

  而见到赵俊臣的出现后,粥棚附近的百姓们亦是大都面现恭敬与欢喜之色,纷纷向着赵俊臣下跪,行礼问安。

  “大家快快起身,你们忙累了一天,就不必再跪来跪去了,我如今又未身穿官袍,用不着那么多规矩。”

  见百姓下跪后,赵俊臣连忙说道,并把他身边的百姓一一扶起。

  百姓们起身后,热情依旧不减,纷纷对着赵俊臣招呼道:

  “钦差大人,这一天您可辛苦了吧!”

  “大人,您去前面先领粥吧,不碍事的!”

  “大人,您站我前面吧,这样也快些。”

  喧喧嚷嚷间,一片问候声中,赵俊臣只是笑着摆手拒绝。

  见到这一幕,刘长安等潞安府官员,皆是神色复杂。

  从前他们一旦在民间出现,百姓们都是纷纷避之不及,又何曾遇到过今日之热情?

  百姓们的爱戴,让这些心中一向只知道银子的贪官们,竟也有了些许充实感。

  对这些贪官而言,自然不可能会因为这些就转变自己的贪财本色,在他们眼中,白花花的银子依然要比百姓爱戴重要的多,但是,如果能像赵俊臣这样,贪污受贿之余还能得到百姓爱戴,似乎是个更好的选择?

  对此,很多人已经开始认真考虑了,比如潞安知府刘长安。

  通过各方渠道,潞安府的官员们可是很清楚,这些时间赵俊臣民望大增之余,银子可也没少拿,据传光是晋商们的孝敬,就有十万两之多。

  名利两收,自然让人羡慕。

  ………

  不谈潞安府官员们的思绪复杂,赵俊臣与百姓们亲切交谈之间,似乎发现了什么,微微一愣后,快步向着不远处的一位老者走去。

  老者身边,还带着两个三四岁孩童,正是前些日子曾与赵俊臣有过交流,自称“笑着等死”的那位老者。此时他亦在排队等着领粥。

  来到老者身前,赵俊臣笑着问道:“老丈,可还记得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