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入川(3/4)

  【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接替熊文灿之后,杨嗣昌便召集督理中官刘元斌,监军万元吉,总兵陈洪范等人举行军务会议。

  杨嗣昌今年不过刚五十出头,湖广武陵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而杨嗣昌只比他父亲晚六年也中进士,处于明末乱世,杨嗣昌父子俩皆以督兵闻名。

  杨嗣昌的父亲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杨嗣昌步入仕途后,历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等官。天启三年受阉党排挤,称病辞职归里。崇祯元年,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诸处,以知兵闻名朝野。

  崇祯七年,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旋以其父母相继去世而回家丁忧。崇祯十年,农民起义席卷中原,他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镇压流贼叛乱,制定“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

  在崇祯四的时候,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因为招抚流贼失败而被降罪逮捕,杨嗣昌三疏请代,得减死。

  杨嗣昌富有辩才、工于笔札、才思阔达,每与崇祯皇帝召对,总能以他的思辩健谈打动崇祯皇帝,每次召对都超过规定时间,使得崇祯皇帝对他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继而引为肱股之臣!感叹:“恨用卿晚!”

  可以说杨嗣昌虽然在崇祯十一年才入阁,可在朝中却是极得崇祯信任。这种信任甚至有些让人惊,崇祯一朝换过无数辅臣,可对杨嗣昌之信任却少有人及。他虽不是首辅,可得到的信任却超过首辅,真正的权倾朝野。

  在当今天子的眼里,杨嗣昌是朝中上下最知兵的重臣。

  此次出京,他也是负担着皇帝的无限信任和期盼。可左良玉房县之败,让他很是有些被动,之前朝中诸多官员蜂起弹劾他,可皇帝却站出来替他维护,依然信任他。

  但暗里,皇帝也给他发来密旨,让他加紧剿来贼匪。

  杨嗣昌拿下了熊文灿,心里有些苦闷,本想给熊文灿一些时间,让他能击败献贼,却不料这一下子惹来了房县大败,弄的他无比狼狈,好不容易才摆脱朝中众臣的弹劾。

  虽摆脱了弹劾,可皇帝却接连启用了一批湖广致仕大臣,梅之焕、李长庚、李树初、袁继咸,这些人的重新启用,让他不免觉得有些紧迫危机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