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抢粮(2/5)

  【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朝廷得发动地方乡绅百姓们一起,让他们保境安民,配合朝廷编练的新军围剿,才能真正的平定流匪。要不然,让左良玉贺人龙等这种军将兵马剿匪,只会越剿越乱。

  杨嗣昌最后在奏章中写道,在中原编练新军,裁撤掉原来不堪用的兵马,既能节省掉大笔的军饷开支,也能练出一支军纪良好且能战的兵马。等新军拿流匪练兵,平定中原流匪之后,朝廷也可以调新军北上,用来对付建虏。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取代如今同样越来越跋扈的辽西兵将。

  杨嗣昌大力举荐刘钧,称刘钧有戚少保之练兵之才,刘钧只以数月时间,就练出一支上万的兵马,大破贼匪,可知刘钧的本事。如果让刘钧来训练新军,朝廷加以总结推广,那么新军可成。

  不过杨嗣昌举荐刘钧的同时,也在奏折中向皇帝提醒,刘钧虽然有练兵征战之才,但也须早做提防,重用之时,也须严加监督,要多派官员监督,以防新军练成之后,却又成了另一个关宁军。

  一口气写了很长,杨嗣昌停下笔,长叹一声。崇祯皇帝对于他,确实很信任,他也非常感激这种知遇之恩。哪怕如今他把事情办砸了,愧对了这份信任,可这最后的奏章里,他也仍然是满怀忠心的对皇帝提出了自己的许多建议。

  凯旋的九头鸟乘船顺江而下,两岸是一片片阡陌纵横的水稻田。田中的水稻长势不错,这是二季晚稻,此时已经到了灌浆之时,长的青翠欲滴,远远望去,江两岸就如同是一块块绿色的毯子。

  刘钧站在船头上,看着两岸绿色不绝,非常高兴的道,“长势不错,晚稻将是一个大丰收。”

  在刘钧左边的是杨廷麟,右边的则是刚刚赶来的黄道周。黄道周是刚刚授任的郧阳巡按,已经五十多岁,是天启时进士,天启朝时做过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做过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

  去年因为反对杨嗣昌与清军议和以及直谏皇帝而被连降六级,贬往江西。这次杨嗣昌出事,崇祯又开始把当初许多因为杨嗣昌而被免被贬的官员重新启用,黄道周也因此得到重用,被崇祯授为郧阳巡按御史。

  巡按虽然只是七品官,可在民间却有八府巡按御史钦差大臣的俗称,权力却是极大的。在一省之中,甚至可以跟巡抚平起平坐,巡按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