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国姓爷还说了,这铸成银币除了使用方便之外,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铸币,有火耗之利。朝廷发行银币,不必纯银,银九铜一,虽不是等重纯银,可因为方便以及可信,能够让大家接受,每铸一枚银元,面值一元,等值五钱银,实际上却只耗银四钱五左右,那半分银子抛开铸币成本和铜料钱,还能有火耗剩余。”
崇祯捏着银币,面值五钱,实际只用银四钱五,甚至不到。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汉唐时代,官方就经常发行当十当二十的大钱。或者直接发行铁钱,实际上跟现在刘钧四钱五银铸五钱银币是一样的,给钱升值,让币值大于钱币本身价值。
这也跟宝钞有些相似,不过刘钧的银币还是大有不同的,毕竟里面是四钱五的真银子,而且铸币发行的这种银币,确实能带来许多便利之处。银币使用,就不必再担忧成色,也不用担心重量,每一枚银币都是固定成色和固定的重量,而通过铸币,又能得到火耗之利。
百姓方便,朝廷利利。
不过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引起私铸,毕竟银九铜一有利可图。
一千三百多万两的银子,刘钧铸成三千万银币上交,算算,刘钧还留了四十万银币算是成本。
而朝廷也等于通过铸币,一下子得了一百七十多万的火耗。
“慈烨确实让朕欣慰啊。”
“剩下的一千四百万银币什么时候能够铸造完送入京师?”崇祯问。
“回陛下,侯爷说一个月内这批银币就全部铸完,到时将分批送入京中。”
“好!”崇祯满意的大声道。
崇祯本来想把这铸币之事收归户部,不过一想如今朝廷里的各种贪污横行,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算是看透了朝廷的各个部衙里,完全是烂到根了。各部衙不再是用心办差,反都借着手中权利贪污,就跟开店做买卖一样。
吏部的官员借着选用官员之权,公开卖官,甚至都明码标价,上到巡抚下到知县,都有标价。吏部卖文官,兵部就卖武官,武将要升官晋级,都得走通他们的路子,得钱到位才行。工部则靠掌握的工程水利之权,捞钱,朝廷拔款建造的工程,他们都要从中克扣一笔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