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壁垒(4/5)

  【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虽然说其实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但刘钧不介意做的更狠一些。并不是只有欧洲人会贸易保护这一套,进口各种原材料,然后再输出各种加工商品,钟表、玻璃、蔗糖、瓷器、茶叶、丝织品。棉布、肥皂、香水、酒。

  这样的做法还能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一种最大化商品利润的手法。

  “以后生丝也将做为一种原材料,禁止直接出口。夷人以后只能在我国订购加工好的丝织品,而不能再直接购买生丝。”

  生丝一直是欧洲各国最喜欢的中国进口商品,以往中国生丝日本需求第一,一斤生丝能值银四块。有着极高的利润。甚至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争相从中国购买生丝,然后转售到日本,套取暴利。运往欧洲,也能获得数倍之利。

  虽然生丝利润惊人,但刘钧认为卖生丝,哪有卖丝织品更赚钱。直接禁止生丝出品,改出口加工好的丝织品,必然得升许多附加值,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还能让大汉的丝织厂获得更多的机会,增加更多的丝织工人岗位。

  从出口原料生丝,变成出口成品丝织品,既增加了就业机会,也提高了产品利润,同时朝廷也能得到更多的关税,甚至工坊的税收。

  丝这东西和瓷器、茶叶一样,虽然中国之外也有生产,但其产量和质量是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的,只要朝廷制订了这样的法令,那么外国商人最终也只能遵守。

  这种情况肯定会引外国不满,因为这是一种零和博弈,既然大汉不再出口生丝只出口丝织成品,那么大汉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商人们的利润,就必然会让外国原来的丝织工匠减少工作机会,商人利润降低,外国的税收也因此减少。

  朝廷今年全国的生丝出口量约为八万担,其中商品丝约为七万担,一担百斤,价值银元两千八百万块,出口丝织品为六万担左右,价值四千二百多万块,两项合计七千多万块银元。

  如果朝廷的新出口政策实行,那么明年的这七万担生丝将不再出口,而是改为丝织品出口,那么七万担生丝加工成丝织品后,价值近五千万块银元,比生丝出口提升了两千二百多万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