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朝会两班排序只按职位,不按爵位、加衔。
有礼部官员紧盯着,也没有官员敢随便的交头接耳,出声议论,一月难得起早开两次朝会,因此大家也都能忍受。全都一个个站的笔直,反正也只站这一会,皇帝一到,见过礼后,照例是会给百官赐坐的。
坐着开朝会,这也是本朝的一大特色,深得百官们称赞拥护,要不然大清早就赶来,外面等半天,进宫开朝会还要站上半天,对不少官员来说,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首辅袁继咸的位置离皇帝的御幄最近,只隔着九级玉阶而已。
对于今天摆这么大排场阵势,袁继咸是很清楚的,这是摆给那四夷看的。其实今天的这场朝会也只是走个过场,外务司已经与四夷分别都谈过了,且已经达了初步的协议,今天只不过是最终确立公开,然后就是签订协约了。
协约对大汉很有利,四夷也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最终也都同意了。但今天也仅能算是草签协议,因为这样的重要协约,还得由四夷大使带回国内,递交给国王同意并签署,若是国王最终没签署,这协议还是算不得数的。
但草签完成,四夷想反悔也一样没余地。
如果协议正式达成,那可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打仗,一样能够得到大汉想要的结果。
他身边的也都是朝廷重臣,不是总理参政就是参赞军机,若放在明朝时,必然是内阁大学士与大九卿了。
一众重臣,对于与四国再次和议,也还是赞成的。和议无所谓,关键的还是和议有没有好处,若是大汉能得到许多好处,那干嘛还要舍弃和议而非要用兵开打?
至于一众武将,他们在朝会上更多的是个摆设,除非谈到军务,否则他们没有插嘴的余地,武人不得干政,这是如今朝中的界线。
但文官这块,其实也都以内阁为主。内阁才是具体的经办人,如这次与四夷和谈,就是在内阁的指导下,外务司具体负责。而议会和御史台,他们管不到具体事情,只负责审核。
袁继咸做为内阁首辅,也赞成和议。当然,前提是四夷肯认输臣服,并向大汉转让足够的利益。
“和议一结,外贸进出口这块总算能恢复了,这大半年来,我们可是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