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土改(3/6)

  【明末称雄】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刘钧给李春江倒了杯酒,问,“那你有什么提议?”

  “征地、授田。”

  刘钧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但还是有些惊讶,“具体一点。”

  “陛下,南宋末年,土地兼并厉害,百姓贫困,甚至朝廷税收大减。后来当权的贾似道就出了一条政策,颁布限田法,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能拥有田产的上限,然后朝廷按此,将超过标准的部份,抽出三分之一,由朝廷回买为官田,再租赁出去,这样朝廷靠收租,就解决军粮、会子、物价等问题,最重要的也是解决了许多无地百姓生活的大问题。”

  刘钧点头,两宋一开始都是不抑兼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甚至到了南宋初年,因为抗金军费不足,朝廷提出了把朝廷手里的公田,出售给私人,以募集大笔军费。

  但到了南宋末年,宋朝的财政千疮百孔,这个时候倒又想到了限田,回买超额田地部份,然后再拿来出租给无地农民,收租解决财政,同时解决大量无地农民的生活。

  在历史上,贾似道虽然被称为大奸臣,但他也确实是有不错的能力的。仅是限田和回买公田这一政策,对于当时的南宋来说,就是续命汤。

  大汉原先也有不少的公田,没收前朝皇家和宗室以及不法官僚的大量土地,军队屯田,逃户、绝户等被收回的田地,江河淤积的沙田等,数量还不少。

  但这几年,朝廷也一直在实行一个政策,就是把这些公田出售。当然,这些公田出售不是简单的出售,而是先租后售,租给普通百姓,每人限定数额,百姓租种后,只要足额纳粮几年后,就有权赎买该田。

  这样的做法不是朝廷需要卖田的钱,也不是不愿意管理收租,还是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对于朝廷来说,卖田长远看确实损失不少租子,但从整个大局来看,却让朝廷多了许多自耕农,而自耕农是朝廷的坚实基柱,意义相当重要。

  就如现在李春江所说的一样,虽然朝廷迁出了大量的百姓,也把这些百姓的田收归朝廷,然后再出租给留下的百姓,但中原的状态,本质上来讲,依然是只有不到两成的地主,占据着几乎八成以上的田地。

  大量留在中原的百姓,其实还是靠佃田为生,甚至佃都还佃不到田,只能靠做工。眼下工商兴旺,朝廷也是轻税,倒一时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但这却是个隐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