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篇2(4/6)

  【汉祚高门】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像是胡润所率三千军众北上,为了提供足够给养,今年开航以来便不断的由海路运输,这才储备下足够的物货基础。若是还要持续增兵,后勤方面的压力远非新立未久、边事仍未悉定的大梁新朝能够承担。

  辽边寒苦也是一个无奈的现实问题,就连历林口这样一个重点经营的区域,虽然已经颇有成绩,但还远远达不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此边适宜垦荒耕种的荒地不少,但是由于天气时令所限,垦荒难度极大,田亩上的收入也实在有限。眼下历林口能够维持两千多户的规模,已经是能够维持的极限,即便还有源源不断的汉人流民依附至此,也只能通过水陆通道运往河北,辽边乏于人力可用的现状仍然得不到改变。

  关于这一点,胡润在经过实地的巡视之后,也是深有感触。他行走于历林口附近辽水两岸农田之间,农田中虽然不乏农人播种耐寒的麦类作物,但农人们脸色多是愁苦。

  相对于稻谷,麦类虽然能耐寒冬,但辽边气候实在酷寒,冰冻雪封之下,播下的麦种十有七八直接冻死于土层之内,收获寥寥无几。之所以还要坚持播种,主要还是养田为主,若只依靠春夏作物短播,荒田养熟更是遥遥无期。

  仓房中还堆放着一些不曾脱壳食用的稻谷,穗小壳瘪,跟江东盛产颗粒饱满的谷粒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是眼下辽边所产,主要还是以杂菽之类为主,广种薄收,一旦区域之内聚集太多人口,单纯依靠田亩所出是很难维持自足的。

  相对而言,河北各境同样不乏良田撂荒,同时急缺人力恢复生产,田亩所产垦荒的回报要远远高于辽边。所以尽管辽边仍是乏人可用,出于现实的考虑,所招抚的辽边流人也只能安排西归,前往河北渤海等诸境屯垦生产。

  但是这样一味的回迁流人也不是长久之计,说到底,朝廷想要收复辽边并且进行有效的治理,王师所提供的武力保障只是一个前提,更根本还在于庶民勤恳。

  此前皇帝陛下提出寒流南侵、冰河伤农的说法,天中工程院多方采证、深入研究之下,已经认清了这个事实。胡润在准备入辽任事的时候,对此也多有了解,心中很明白,在这样的气候之下,未来的辽边想要长久入治,将根本放在农桑上面是一个效率很低的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