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七章 向死而生(1/5)

  【天唐锦绣】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瓦戛斯策骑在前、一马当先冲入烈火燃烧之地,狂风热浪扑面而来,一瞬间便将他掩藏在面罩之下的雪白须眉烤糊、烧尽,身下披着铁甲的战马也被热浪席卷毛发燃烧,发出痛苦的嘶鸣。

  但瓦戛斯反而因为烈焰炙烤之痛

  夏日的风穿过秦岭褶皱,带着松针与腐叶的气息,拂过听心台下层层叠叠的铃群。七十二枚梦铃在无风之时也微微颤动,仿佛体内有血脉流动。那株玉竹已高逾丈许,枝干如琉璃雕琢,每一片叶子都像能折射出人心深处最隐秘的情绪。箫声不再断续,而是日日夜夜低回流转,如同一条看不见的河,在山间静静流淌。

  阿禾依旧住在听心台旁的小屋中,屋外种着一排她亲手栽下的桃树。每年春来,花开如血,落英缤纷。她不再穿素麻长袍,换了一袭青灰布衣,袖口磨得发白,腰间仍系着静娘留下的琵琶弦带。十年过去,她的鬓角已染霜雪,但眼神却比少年时更亮??像是把一生的眼泪都熬成了光。

  这一日清晨,她照例起身焚香,将清水洒于铃阵之前。忽然,史心铃轻轻一震,发出三短一长的鸣响。这是“急召共鸣”的信号,只有当某地出现大规模情绪崩塌或集体失语时才会触发。

  阿禾闭目凝神,指尖轻触铃身。刹那间,万千画面涌入脑海:

  剑南道涪陵县,一座废弃驿站内,数十名流民蜷缩墙角。他们来自被水患毁去的村落,官府称“灾情未报”,不予救济。孩子哭哑了嗓子,母亲抱着冰冷的婴孩跪在泥地里,无人应答。有人低声说:“我们是不是已经死了?不然为何没人听见?”

  河北道幽州边境,一名戍卒在雪夜里拔剑自刎。他不是战死,也不是病亡,而是因上书揭发军粮克扣反遭鞭笞,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熄灭。临终前,他用血在铠甲内侧写下两个字:“谁听?”

  江南某书院,一位老儒生烧掉了自己毕生撰写的《民瘼录》。他说:“写得再真,也不过是孤本一本,埋于地下百年,终归尘土。”火光映着他苍老的脸,眼中没有悲愤,只有彻底的倦怠。

  这些声音本该沉没于寂静之中,可如今却被梦铃网络悄然捕获,汇聚成一股沉重的哀流,直冲秦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