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人物演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但风云突变,这次的天津会议却把副总统留给征南有功者,张作霖又在旁虎视耽耽。
另一方面,他自己的大将吴佩孚已拒绝作战,并和南军订立了停战协定。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想战就能战的了。这样一来,他如何能成为对“南作战有殊功的人”。
天津会议一致决议,劝告曹锟南下立功。
曹锟一方面舍不得放弃副总统位子,另一方面又接到吴佩孚密电,阻止他南下,使他进退两难。
这个布贩出身的老实人也有一手,在进退两难中想出了应付的办法。
他一方面答应南下,一方面又提出三个条件:(一)中央预筹军费;(二)规定四省经略使职权;(三)军火暂由奉天借拨,并须取得德州、上海、汉阳三个兵工厂的管理权。
曹锟料到北京政.府对这三个条件难于接受,这样他便可借词推延南下的日期。
他深深觉得自己是被骗了。在他看来,他如果真的南下,则张作霖一定乘机“深耕”北京政.权。张作霖是他最大的威胁,有取副总统的野心,同时也是除他以外唯一的人选。
段祺瑞派车接曹锟赴京详谈,曹竟予以拒绝。
在这次天津会议中讨论对南作战时,谁在先谁在后也各有歧见。张作霖既然积极,各省督军就主张以奉军为前方主力,把前线的军队替换下来。
但张作霖的积极只是停留在嘴上,轮到要有行动了,他又建议把奉军当做各路战线的总预备部队,随时应援前方。至于真需要时,他会怎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理所当然遭到各方的反对,耗尽了别人的气力,再由奉军前往接收,当别人是小孩子吗?
于是,这个问题大家便争论不休、你推我赖。
天津会议中,大家一致要求北洋派大团结,对督军本人没参加也没有代表列席的各省则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这明显是针对直系的长江三督,他们没有参加天津会议,也没有派代表列席。
于是,天津会议以全体成员名义去电,征求他们对“南征问题”有何意见?请他们迅速答复。
长江三督很快回答说:毫无意见,只愿意保境安民。
这次的天津会议虽有张作霖亲自参加,但除了争执,什么事都无法议决。各省军阀在此期间,唯一一致的是向北京政.府索取军饷,他们开出来的数目是一千五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