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合法”内阁(3/5)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在曹锟通电之后,各省直系军阀和他的追随者自然纷纷响应,把与世无争的汪大燮搞得特别狼狈。保派的三位阁员用不就职来拆台,汪自己亲自去拜访高凌霨,高竟托病谢客。

  代表洛阳方面的高恩洪,很快通电就职。

  有人告诉他说:老帅(指曹锟)对他怨恨极深,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和定庵(高恩洪)势不两立。”

  高就职的通电刚发出,就接到曹的电报,质问他为什么要扣留与罗案有关的各项文电,吓得他马上将就职通告撤销。

  黄郛觉得风向不对,也不敢就职,许世英借口尚未交卸安徽省长,王正廷则借口到山东办理接收青岛事宜,离开北京。

  一个汪内阁,只剩下政学系的两位阁员出席国务会议,其余各部均由次长代表列席。

  十一月三十日,吴佩孚再一次通电认错,电文中有言:“平生嫉恶甚严,虽亲不贷,岂肯自违初衷,曲庇素昧生平之人。”

  所谓素昧生平之人,是指王宠惠和罗文干。

  十二月五日,众议院通过查办交通总长高恩洪、前财政总长罗文干两人舞弊卖国、违法渎职,擅行签订铁路材料合同一案。

  同一天,黎元洪面对一片反对之声,发出了一个“罪己”电报,解释汪内阁的组成,是为了要有一个由内阁总理副署接收青岛的命令。

  原来中日两国根据华盛顿会议,正办理胶州湾转让手续,黎表示因之而出此权宜之计。同时并说他已决定请张绍曾组阁,即将向国会提出。

  张绍曾是津保派,黎提张即表示放弃了原来的主见,决定组织保派内阁,是对曹锟的全面屈服。

  十二月六日,黎正式把提名张绍曾组织内阁的同意案提交国会。

  张绍曾早就和吴景濂串通一气,吴遂向黎拍胸膛,可以负责国会通过。

  但这其实是吴景濂个人的想法,国会中各政党反对吴景濂一人包办,提出要政党参加内阁为通过总理任命的条件。

  因张绍曾和吴佩孚是儿女亲家。曹锟左右虽把张绍曾拉入自己的阵营,不过对张并不十分放心,津保派一直希望由高凌霨出来组阁。

  至于曹锟本人,则希望北京一直是无政.府状态。

  曹锟到底还是有些眼光的。对于罗文干案,他反对打击面过大,主张对王宠惠,顾维钧等人予以适当的安抚。对于吴佩孚,他的态度也是吴既然低头认罪,就不必继续穷追猛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