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2/5)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新建的教育部有部员七十余人,差不多都是蔡元培、范源濂二人推荐。蔡推荐的多为欧美及日本的留学生,范提名者,大多富有教育管理经验。

  如蔡元培“自述”所说:民国“元年我在教育部时,请范君静生相助,我偏于理想,范君注重实际,以他所长,补我之短”。

  有了儒雅的蔡元培做首脑,民初的教育部内上下融洽,全无暮气。

  乃至于鲁迅后来曾说出“说起民元的事来……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这样的话来。

  范源濂也这样忆及当年在教育部与蔡元培共事的情景,“在我们合作期间,部里的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讨论很多,却没有久悬不决的事。一经决定,立刻执行。所以期间很短,办的事很多”。

  4月底,蔡元培在与部员谈话中提出:鉴于目前各校程度参差不齐和请末办学的“奢、纵”之弊,“拟将中学以上官、公、私立学校,严加归并,淘汰冗员,严定章程,以便早日开学。”表达了其整顿教育的决心。

  5月初,他通令将北京大学堂易名为北京大学校,提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校长。

  接下来,他在参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明确表示:总长之职“既勉强担任,断不敢存五日京兆之心”,就教育方针、设施、行政权限、派遣留学生及少数民族教育等问题发表了意见。特别强调:“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在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气。”

  毫无疑问,这充分表达了蔡元培投身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1912年7月10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发起召开了有各地教育专家参加的,全国教育临时会议。

  蔡元培在大会的开幕词中言道:“今日之临时教育会议,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第一次之中央教育会议。此次会议,关系甚为重大,因有此次会议,而将来之正式中央教育会议,即以此次会议为托始。且中国政体既然更新,即社会上一般思想,亦随之改革;此次教育会议,即是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此次议决事件,如果能件件实行,固为重要关系;即使间有不能实行者,然为本会已经议决之案,将来亦必有影响。诸君有远来者,即或在近处者,亦是拨冗而来,均以此次会议系重大之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