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仓惶跑回天津(2/3)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御史刘汝翼上奏说:总理大臣代替君主负责,是“率天下士大夫,内背朝廷……不可轻设”。

  御史张瑞荫、吏部主事胡思敬上奏:内阁权重,“用人偶失,必出权臣”,君权将被取代,军机处万万不可撤。

  御使赵炳麟指出:“立宪精神全在议院,今不筹召集议院,徒将君主大权移诸内阁,此何心哉!”

  他与五名御史联名上奏:坚决反对设置责任内阁,说责任内阁必然导致大臣专权,皇权无存。

  内阁中书王宝田、户部李经野、兵部马毓桢上奏:痛斥官制改革是“用夷变夏,乱国法而害人心” ,设立责任内阁是“实阴以夺朝廷之权”。

  内阁学士文海、御史陆宝忠则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袁世凯,说他乱政,败坏朝廷纲纪,应饬令其回本部,不能主持官制改革。

  这样,从王公亲贵、大小太监到大臣御史,尽管观点不同,但几乎全都反对袁世凯的改革官制,不是到慈禧处哭诉哄闹就是不断上折,天天鸡飞狗跳。

  现在朝廷之中,已经没有立宪不立宪,马上立宪和缓行立宪的派系对立,好像所有的派系都联合起来一致攻击袁世凯。

  就连亦劻和徐世昌都不敢说话了。

  载泽虽然是编篆官制改革方案的总负责人,但已经和袁世凯切割,称这个方案他根本就没看到。

  慈禧或许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立宪是怎么回事,但责任内阁那么大的权力她看明白了,搞了半天是抢夺自己的权力。

  袁世凯怎么回事?召见袁世凯,袁世凯还振振有词:“别无良策,仍不外赶紧认真立宪一法,若仍悠忽因循,则国势日倾,主权日削……。”

  慈禧还没听完就怒发冲冠,把弹劾袁世凯的奏章往袁世凯面前一摔,“这么多朝中大臣都不如你袁世凯吗?这大清朝就你袁世凯高明吗?什么别无良策,你手里不是有兵吗?把这些人都杀了不就一了百了吗?”

  袁世凯吓得赶紧跪附在地下,老老实实被慈禧臭骂一顿。

  胆战心惊地退出后马上上奏:官制改革需谨慎行事,自己操之过急。

  说自己直隶公事积压过多,需回去处理。准奏后,仓惶跑回天津。

  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瞿鸿穖甚得慈禧信任,也是慈禧指定参与改官制的大臣之一。他与袁世凯、奕劻矛盾极深,在讨论官制方案时勉强同意,但又另上一道《复核官制说帖》反对军机处与内阁合并。他利用慈禧单独召见的机会,说责任内阁对太后不利,将大权旁落,而这一点最为慈禧太后担心、忌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