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人物演义】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靳云鹏的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根据有事实的。段祺瑞等武昌前线的将领也确实是袁世凯最仰仗的一支力量,甚至可以说就是袁的生命和根基。那么,这些高级将领都这样认为了,这样去做了,袁世凯还能继续坚持先前的立场了吗?这是袁世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袁世凯还是很疑惑,南方革命党人有这样的建议不稀奇,北方军人有这样的想法似乎还不可能。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段祺瑞究竟是怎样考虑的?
对于袁世凯的疑虑,靳云鹏有思想准备,也早就和段祺瑞等人统一过口径。
靳云鹏毫不含糊地回答说:段祺瑞统帅的第一军全体一致,主张共和,并拟推举宫保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对此仍不敢太相信,军心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
他问靳云鹏:“这样做的后果你们想过吗,这将把我袁世凯置于何种境地,这不是明明白白要让我袁世凯不忠不义,不就是要让我背负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罪名吗?”
袁世凯的这段表白,人们根据其后来帝制自为的经历,总以为是一种虚情假意,是其政治上不诚实的表现。甚至说袁世凯真是老奸巨滑,竟然对北洋嫡系都不愿说真话露真情。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值得探讨的。那时还是帝制时代,像袁世凯这样的传统政治家,是要注意维护自己的政治信誉和政治形象的。事情被闹到了这个份上,相信袁世凯不高兴也在是很正常的。
军方的态度,对袁世凯不能不形成压力。
而此后的政局发展,还真是沿着段祺瑞、黄兴规范的五项原则进行。
但是,这也为这个国家一个不好的政治生态埋下祸根。就是军人干政,枪杆子说了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理走遍天下,但在专制制度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专制制度下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谁权大谁说了算。
军人干政造成了另一种专制,谁有实力谁说了算。这和民主共和肯定是背道而驰。
见到南北议和陷入僵局,列强纷纷站出来力挺袁世凯。
英国外交大臣葛雷声言:“我们对于袁世凯极为尊敬,并怀有极其友好的情感。我们愿意在中国看一个十分强大的政.府,……这样一个政.府,将从我们得到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