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刚开始的时候,朱和墭只是提供了相当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课本和初中的物理、化学课本。当然了,也不是完全版的,还参考了一些从澳门缴获的数学、几何学的书籍。因为他的记性也没那么好,只是差不多就行了。
朱和墭搞好了课本以后,就让一部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聪明人自学,还安排了一些大学士轮流去当督学,他自己则尽可能抽空去给他们上几课。然后又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把自学能力最强的那几个人挑出来开小灶重点培养。搞了一两年后,终于有了第一批相当于初中水平的大才子了。
有了这批大才子,相当于中等教育的广东几大书院也就能开张了——虽然那些老师自己也只有“初中”水平,但他们个个都有清华、北大的脑瓜子,还是可以一边教学,一边在朱和墭的辅导下自学。所以在最早一批的书院师生当中,老师和学生们往往会一起升学。当学生们考进了大学或是军学堂的时候,老师们也学完了朱和墭提供的大学自修课程,终于可以去当大学老师了
另外,朱和墭还把自己编写的小学和中学课本大量刊印了当成科举辅导材料大量散发——朱皇帝办的科举是要考算学、理学和“法术”的!而在之后的一些年中,朱和墭通过不断增加科举考试中的理科占比,选拔出了更多的理科牛人,又将其中最有才华的人送入大学深造。
虽说这些自学成才的大学生和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同后世的985、211出来的学生相比,但是搁在17世纪已经完全够用了。
毕竟17世纪的西方大学的水平也不高,而且规模都不大,没几个学生,当然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学霸选拔机制。
所以大明的新教育体系比之如今的西方,应该是非常领先的!因此百年之后的大明,是没有理由在科学技术上落入人后的。而且有了这不计其数的中华才子的加入,人类的科技文明当然可以加速。
到了那时,一个技术领先,资源丰富,人口又多达四万万、五万万的中华,如何不能独霸世界?
不过这也不等于当下可以什么都不做,因为百年后的那场世界霸权之争,失败者一定会粉身碎骨,所以大明必须胜利不择手段也要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