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分赃盛会(3/5)

  【逍遥侯】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现在,朝廷愿意把垄断性的财源,拿出来拍卖,我的个头,不参与拍卖的商人,绝对是个白痴。

  没办法,垄断猛于虎。

  哪怕是李中易一年要砍掉几十颗脑袋,依然抑制不住皇家盐行和粮行内部的大硕鼠们上下其手的大捞特捞。

  实际上,粮食的专营,只是阶段性的垄断而已,李中易压根就没有打算永远垄断下去。

  其中的道理和逻辑,其实异常简单。

  只要打通了南洋,殖民了印度,李汉帝国永远都不可能缺粮食吃了。

  只要不是商人们故意囤积居奇,并且常平仓里堆满了粮食,李中易有啥可担心的?

  再说了,帝国的黄河水师、长江水师、近海水师,以及新组建的东南洋舰队,所属的运输船队,也不是吃素的。

  林锋算是看明白了,朝廷的心思是,让实力最强的大豪商们,参与利润最丰厚的海上贸易。

  让有些实力的商人,积极参与帝国内部的贸易,这就给朝廷省了不少的钱呐!

  关于盐粮的暂时管制性经营,主要是,华夏民族饿怕了。

  只要是承平之时,人口就飞速的增长。这不,短短的十余年间,据各地发回来的新增人口数据,每年新增两百多万婴儿。

  而帝国的总人口,由于取消了人头钱,隐匿性的壮丁也都不再躲藏了。

  据内阁的汇总,全国的总人口数量,大致在七千万人左右,而不是此前预计的四千多万人。

  这个主要是,政令的传递,出现了延迟的现象。

  开封这边发布政令,取消了人头钱。可是,大山里藏着的隐匿人口,真正知道这个消息,其实已是几年后的事儿了。

  如今,帝国的真正粮仓,也就是两浙路和江南东路而已。荆湖地带,尚是未开发出来的莽荒之地。

  关中地区,由于砍伐树木过巨,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这是个恶性循环,水土越流失,降水量越小,粮食的产量也越小。

  而且,经过千余年的高强度耕种后,关中地区的地力已经接近枯竭,亩产量年年下降。

  除此之外,关东的洛阳地区,也因为黄河的水量与日俱减,粮食产量也变得差强人意。

  换句话说,如果迁都洛阳,江南的粮食等物资,送过去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