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不要命了?(1/4)

  【逍遥侯】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高质量的钢材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大爆发,如今已经稳定在了日产一百吨的程度。

  如今的枪坊里,在李中易的零星指点之下,各种新式工具层出不穷。

  台虎钳、钢锯、手动镗床、带齿轮的手动打磨机、手摇钻、锉刀、金刚钻头,除了没有电焊机之外,原始造枪的设备,一应俱全了。

  而且,有了精钢之后,造枪管的设备,也有了重大的突破。

  在李中易的指导下,工匠们铸造了钢制的轴承,以及几个钢制齿轮作为传动装置,从而可以将人力转动的旋转力,传递到镗杆上。

  在轴承中转动的镗杆,非常稳定,在钻孔的时候,不容易偏向。并且,镗杆在高速运转中持续向前运动,就能扩大实心枪杆的孔洞。

  用镗床来加工枪管,比人工用钻头来钻孔,不仅精度提高了,而且速度也要快得多了。

  现在的枪坊之中,单单是专业的镗床,就多达一百多台。日产枪管的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两根每台每日的程度。

  也就是说,帝国目前的造枪速度,为每天近200多支的水平。

  一个新编陆军的镇,大约需要一万八千多支新式钢枪。也就是说,以枪坊的产量,顶多是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装备一个镇了。

  李继易和李继孝,从讲武堂毕业之后,一个分配去了第一镇,另一个则分配去了第二镇第四协。

  帝国新编陆军,都有统一的番号,每镇下辖三个合成协。从第一镇开始,分为第一、二、三协,依此类推。

  李继易现任第一镇第三协的九队副队长,也就是副连长。他的弟弟李继孝,则任第二镇第四协的八队队长。

  出现这种弟弟比哥哥军职高的情况,主要是,李继孝的射击天赋帮了大忙。

  在第二镇军事大比武的时候,李继孝以十发五中的卓异成绩,获得了上边的通令嘉奖,并被破格提拔为队长。

  人以类聚,兽以群分。

  和话很少的李继易不同,性格开朗活泼的李继孝身边,聚集了更多的军中兄弟。

  李继孝暂时还没有意中人,他在开封的小宅子,也就成了兄弟们经常性聚会的老巢。

  “我说老九,今天放假啊,你还拿着根木棍练枪法?”排行老六的薛明,故意揶揄李继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