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一章:银绥线(2)(6/6)

  【北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有没有家,家住哪里,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

  父母还在不,娶媳妇没有,有没有小孩……

  诸如此类,等等……

  对于这些,延州老兵们一点都不觉得稀奇,他们面对李文革地时候也没有丝毫的惧怕神色,有些老资格的兵甚至还敢于和这位大将军说上一两句带荤口的笑话,这位节帅也不以为忤。

  新兵们第一次见识这样的一位节度使。

  说爱兵如子么,似乎谈不上,这位“大人”杀起人来似乎真的连眼睛都不眨。

  说他跋扈好杀么?似乎这位“大人”在延州是以“仁义”著称的,不擅杀的名头连京城的皇帝老子都称颂过。

  他想出来的那些法子,虽然古怪,却都很实用。

  那个“绑腿”,开始几日感觉颇为古怪,总觉得腿肚子发涨,走了几日之后士兵们就体会到好处了,每日走得十分辛苦,但是宿营之后睡一觉爬起来之后腿上却没有酸痛的感觉,走起路来脚下越发显得轻快了。

  每天挑泡擦酒,初时酒水抹在挑破了的血泡上,那种火辣辣的疼痛能够让最硬朗的汉子痛得叫出声来。可是只要将这阵痛楚熬过去,接下来睡觉的时候脚上分外松快,第二天走路时只是有些些微的痛感,却并不影响行军。这么日复一日做下来,有些血泡渐渐结痂,脚上出现了一块一块的茧子,再走路的时候轻易就打不起泡了……

  凡此种种,不禁新兵们觉得新鲜,就连老兵们也暗中议论,这位大人,还真是有些神奇的门道呢。

  就连细封敏达,也对李文革的这些手段很是佩服,有一天行军的时候,他骑着马追上来问李文革,脚上的泡挑破之后过一段时间就会结成茧子这算尝试,那些涂抹在脚板上的酒却是做什么功效的呢?

  若是为了避免蚊虫叮咬,似乎应该抹在身上才对,而不是抹在脚板上!

  对此,李文革用了两个细封敏达完全听不懂的字眼来进行解释:“消毒,避免感染……”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