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2)(2/6)

  【北唐】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第二:李文革在延州有着近乎绝对的权力与威望,尽管他本人不在,延州当地的豪门和政府官员当中却没有一个敢于挑战这种权威,这在一个新崛起不过两年的藩镇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第三:无论是貌似强大的灵州冯家还是目前势头咄咄逼人的宁州张氏,在综合实力上都远不能与延州相比。李文革在西北诸多军阀当中已然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第三个结论,是拓跋光经过诸多对比得出的结论。冯家和宁州方面地力量他都是见识过的,朔方军仅披甲兵便有三千之多。全军合计上万战士,在军力上是名副其实的关中第一。而张建武地兵力虽然不多,崛起势头却十分迅猛,若非因为粮草不足,他扩充上万兵员也不过几个月的光景。

  延州的兵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数北征去了,留下来的只有一些后勤和军工方面的辅助兵种,再有就是一些以团练为名的辅助部队。

  还有就是那些最令拓跋光感到古怪的。取代了衙役班头在街面上维持治安的“警察”。

  这些自然都不能与正规军相比。但是拓跋光还是感觉出了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流民地走向,无论是老冯家地雄风犹在还是张建武的迅速崛起。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灵州和宁州方面地汉人正在以源源不绝的趋势向李文革的地盘进行迁徙。

  第二个不同是商贾的数目,已经戒严的延州城内屯留的商队数目是目前属于和平状态的宁州和灵州两州之和的十倍有余,尽管拓跋光暂时还不能理解这样对于延州究竟有何好处,但有一点很明显----战时的延州完全没有食物和日常用品短缺的感觉。

  第三个不同是动员能力,一路走来,所经的延州金城、延安、肤施三县都有相当数目的地方守备部队巡逻警戒。以拓跋光的眼光来看,这些守备部队虽然还不能和精锐的作战部队可比,却也绝不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和流浪汉。他们有着严整的组织,有一整自己无法探知的应急机制,甚至有着堪比周围州郡正规军的指挥和训练。

  即使是团练武装,也装备金属枪头的木枪;而仅仅在两年前,这个州的正规军还在使用削尖的木棒作为制式装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