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另起炉灶(2/4)

  【天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张镐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这一走,朝廷可又要失去主心骨了。”

  李庆安瞥了一眼他,他知道张镐找他必然有事,便笑道:“怎么会呢?朝廷有政事堂支撑,现在政务运转流畅,上次我去洛阳,政事堂不是也很好吗?”

  张镐苦笑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上次殿下去洛阳,政事堂上下精诚团结,重大政令均能顺利通过,可现在....殿下也看到了,凡张相国提出的建议,崔相国就坚决反对,而且各有支持,难道殿下真没有看出来吗?”

  李庆安靠在车壁上,他当然知道张镐说的是什么?政事堂已经出现了分裂的兆头,张筠、韦滔、崔平三人往来密切,而裴遵庆、卢奂和王缙则结成了另一个联盟,正好是三对三,惟独张镐憎恨拉帮结派,他同时拒绝了两派的拉拢,成为一个独立的中间人。

  这一切,李庆安都很清楚,其实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尽管他还不是帝王,但帝王之术他已经在开始运用了,只有在政事堂中制造矛盾和对立,他才能驾驭大唐朝政,否则他提拔裴遵庆又有何意义?

  但李庆安也知道,历史上大唐后期的衰亡也和党争有关,所以这种党争的局面不能持久,这种风气不可助涨,像张镐这种刚正不阿的大臣,才应是他倚重的大唐脊梁。

  其实就算张镐不找他,他也要找张镐深谈一次,他需要政事堂中有一个人能明白他的思路,尤其在安禄山造反时,他需要把这种党争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而张镐无疑就是最适合的人选,他正直、廉洁、能力卓著、敢直言进谏,这种大臣是昏君之恶,却是明君之喜。

  “张尚书,你说的情况我也看出来了,但现在安禄山已经造反,我需要维持朝廷的稳定,所以暂时不过问此事,不过我可以给你透个底,我打算成立枢密处,以应对这种党派之争。”

  “枢密处?”

  张镐愣了一下,他不明白李庆安所说的这个枢密处是什么意思,“殿下,能否再说清楚一点?”

  “很简单,所谓枢密处就是政事堂的助手,由一些手握实权的重臣组成,他们可以旁听政事堂会议,如果政事堂因为党争而对一些重大军国决策久拖不决,那枢密处可以先执行,再补政事堂决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