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江山早晚要打下来(3/4)

  【我的倒腾人生】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他的动作很轻,但木门还是发出了低沉的抗议声,好在声音不大,没有吵醒熟睡的张美丽。

  崔晖在杂物间摸出他的武器,扛上肩上向牛家坟进发。

  牛家坟是田地的别称,村里分配的田地编号是27号,也称27亩地。

  村里牛姓老辈儿请风水先生堪舆的宝地,后来就埋了牛家去世的先人,牛家坟也就慢慢叫开了。

  这里有崔晖一亩二分地,种植的是小麦,他像孙子一样,起早贪黑伺候着,治病抓虫除草,还定期的施肥浇水,就算这样,它们似乎也不愿长大吃胖,不让崔晖有个好收成。

  一亩地700到800斤的产量,要交500多斤农业税,包括乡镇村级的提留统筹。对农民来说,苦不堪言。

  农村人舍不得田地,靠着种地维持温饱,全国工业基础正在蓬勃发展,渐渐地去工地打工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当然也有投机取巧的,只是风险太高,贩卖一点物资,投机倒把罪就会扣过来,老实巴交农民,哪敢冒那风险。

  牛家坟的一亩二分地儿,这是崔晖来这除草的第三天,早上就是图个凉快,回去还不耽误做工。

  倒不是说人勤快,而是那个都指望不上,只能像无头苍蝇乱忙活着,反正贫穷帽子,一时半会摘不掉。

  除完草后,崔晖在地头上搞了野菜,准备给张美丽换换口味儿,给儿子补充营养,天天咸罗卜,那营养哪儿够,好在菜园子里的菜,也接茬了,几天时间就有吃不完的绿色蔬菜。

  回去的路上,崔晖看到村集体的土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放下锄头,顺着窑坑下去,发现地势平坦,昨天下的雨水还孜孜不倦流下来,这里可以养鱼,除了鱼苗几乎没有成本。

  这是七十年代的土窑,由于产量不高,又费时费力,就停产了。乡政府重新统筹另选地址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砖厂。

  土窑留下的遗产除了它破烂的本身,还有一个十米深的土坑,有一万多平左右,这窑坑的深度,诉说着它曾经高度。

  崔晖觉得这是天然的养鱼塘,他估摸着,这还是一块无主之地,必须尽快去村里备案。晚了,被别人占去,他的养鱼塘就要泡汤了。

  回到家中,张美丽糊了一锅玉米糊,今天难得,还有黄窝头,崔晖埋怨道:“挺着肚子,还做什么窝头,动了胎气多不好。”他责怪,更多的是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