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二章海塞引左李之争 商斗决胡盛之…(3/7)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在李鸿章回老家“丁忧”时,位高权重的左宗棠将李鸿章派系的官员打击了一番,或开除或贬谪。

  “丁忧”期满后的李鸿章对此非常恼火,决定以牙还牙,便拿胡雪岩开刀,因为“倒左必先倒胡”。

  胡雪岩是左宗棠一手扶植起来的全国首富,平定西北也给了左宗棠强大支撑,可谓是左宗棠的“经济基础”。

  左宗棠为主战派,李鸿章为主和派,并且因为李鸿章签订了不少的条约,所以受到左宗棠的憎恨和厌恶。

  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自然要助他一臂之力!

  清末四大名臣之左宗棠左公,大约是这一时期为人们所称颂的唯一一个救国救民有所建树且清正廉洁的名臣了。

  就这样,失去了胡雪岩在经济上的帮助,左公的光复大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滞!

  1862年,李鸿章年已四十,膝下无子,将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李经方过继为嗣。

  过了两年,李鸿章生嫡子李经述,仍以李经方为嗣子,称之为大儿。

  后来李经方与李经述在天津直隶总督衙门读书,李鸿章委托洪汝奎为他们代聘名师,潜心科举。

  后还随朱静山、白狄克学习英文,极得李鸿章的喜爱。

  当年少诚蒙严县令推荐想要进京拜访他时,他还随李鸿章在天津读书,连个举人都还不是。

  直到1882年八月,李经方江南乡试第38名举人,分省补用知府。

  考中举人后,捐钱以知府分省补用。但他未到外省候补,留在北洋大臣衙门,随李鸿章襄办外交事宜。

  十二年(1886年)夏,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充任出使美国大臣参赞官,分省补用道,加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江苏补用道,军机处存记。

  此是李经方31岁,只不过是个举人身份,未有尺寸功劳,平步青云升至二品参赞官。

  虽然李经方的外文学得不错,但是如此破例高升,只怕在清廷中还找不出第二位吧!

  水师中还真有一位值得用民族英雄来称谓的名将,就是邓世昌。

  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曾经在广州及天津、上海、武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