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得恩宠兰贵人初封 肃顾命皇太后…(3/6)

  【红鸾记】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懿贵妃也只是代他书写,并未替他做主。

  只因咸丰皇帝本人,原是个有才能的皇帝。

  咸丰皇帝大名叫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位,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

  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

  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文宗死后由其独子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真正让慈禧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首先是辛酉政变中设计逮捕了八个顾命大臣。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咸丰皇帝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䜣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

  奕䜣费尽周折,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因此得到侵略者的欢心。

  当时清政府的实权并不掌握在奕䜣手里,而是掌握在跟随咸丰逃往热河的载垣、端华、肃顺等一班人手里,这些人将奕䜣视为自己的政敌,千方百计地排挤他,不让他随驾到热河。

  咸丰临终将新帝托付给八个顾命大臣,但是同时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

  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这八位御前大臣载垣、肃顺等组织内阁处理国事,并不与慈安和慈禧商量,只是将已批阅后的奏折呈上,要求两宫皇太后盖章即可。

  慈禧认为既然咸丰皇帝给两宫太后有印章,那两宫太后就有权利过问奏折上的国事,如果不辨是非就盖章,岂不是违背了咸丰帝的遗愿,由内阁军机处代替了皇帝处理国事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