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仪同八识(2/3)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其中前五种基础神识对应下仪同境界。”

  “意识与意根对应中仪同。”

  “至于最为深奥的阿赖耶识,则对应上仪同。”

  《建德十式》最后一式就是修炼八识中的第一识,眼识。

  一旦炼成,便能成为“一识仪同”。

  但杨遇安亲自修炼过后,发现此事并不简单。

  这一年来,他陆续得到数位北周侍官的记忆,对于如何修炼第十式,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不管他演练多少次,就是迟迟不能感应到眼识,更别说修炼。

  实际上根据这些侍官的记忆,同时代单纯依靠《建德十式》练成眼识的侍官,几乎没有。

  就仿佛老板给大家制订了一个职位晋升计划,走到最高处,就能得到股权,成为公司股东。

  前面各级都还好,但最后股权这一级,不管你怎么努力工作,就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卡着你。

  要么就是摊上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脑瘫项目……

  “根据侍官们的经验,想要快速炼成眼识,要么立下极大军功,得到朝廷赏赐的丹药;要么就是转练更好的功法,特别是核心功法。”

  辅助修炼眼识的丹药杨遇安不知去哪里找,但核心功法他有很多。

  这一年来,他又陆续收获了七种核心功法,总量达到十种。

  有些跟《阎王擒虎功》、《锥舌辅弼诀》是一个级别,有些则相对逊色。

  反正都比军中基础功法要好。

  唯一问题是,除了来自两晋交替时期的《衣冠渡江诀(残)》以外,其他全都无法修炼。

  就仿佛一个人怀揣着大量金银财宝,却只能看,不能花。

  老难受了。

  “看来扬子津大营的水虽然‘质量’高,但前朝功法还是太少了。”

  “果然还是要离开江都发展吧!”

  不管是北边淮河流域,还是南边浙水流域,尚有未曾处理的前朝幽魂。

  于是在江都老老实实待了一年后,杨遇安再次生出离家出走的心思。

  ……

  只可惜到了开皇十七年年初,他离开的计划就被南方各地叛乱打乱了。

  昆州的羌人,桂州的俚人,相继叛乱,朝廷不得再次派出精兵悍将平剿。

  如果说这两地距离江都很远,且都是蛮夷土著,众人感受还不深,那么当萧世略也开始在江淮地带作乱时,江都城便再次有了风声鹤唳的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