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 生业难继(3/4)

  【北朝帝业】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听到沈恪说眼下唐国策略还在虚与委蛇,众人忍不住暗暗松了一口气,对他们而言只要不是迫在眉睫的危机,那就还不必太过担心。

  可是这一口气还没有松太久,沈恪下一番话却又让他们满脸愁容起来:“唐国甲兵虽然还未大举过江,但其谋略却已经深覆吴乡!当下行市布贱如土,谁家又不是堆积如山?东阳之布随船北进,入京之后时价尚且不抵埭程航资!

  江北豪客虽无寸土寸业于我乡里,但却能够大索我乡里资财!乡里小儿尚浮华而轻资业,捐尽家资竞买虏货。今我吴人欲买虏货,陌钱布匹俱难入市,唯典尽三吴物华,方能得其二三当十!返输乡里,人又相竞,不消数年,民力尽毁,民财尽矣!”

  沈恪这一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持续数年的侯景之乱给江南民生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各种生产活动几乎都停滞下来,好不容易等到动乱结束,本来应该快速的恢复生产。

  可是,南陈在残梁这个烂摊子上建立起来,陈霸先立国前后都在忙于应付外部的挑战与内部的动乱,民生经济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程度的创建。这意味着江东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仍然掌握在那些豪强权贵们手中。小民连基本的生产资料都没有,又谈何恢复生产?

  因为豪强权贵们在动乱过程中又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资料,所以社会活力的恢复节奏、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他们便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之前李泰向南陈提出开启互市,一方面是给山南各种产出寻找一个市场销路,加强区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也是希望大量基础的民生物资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涌入江东,有助于改善江东的民生状况,使江东社会能够快速恢复活力。

  但很多时候,一个社会整体性的反馈往往不会以设计者的初衷为准则,尤其如今大唐还没有掌控江东,是在通过商贸的方式进行间接性的影响,这当中难免就会发生一些不可控制的变量。

  众多商品的涌入固然是大解江东物用匮乏的燃眉之急,但这也让那些掌握生产资料的豪强权贵们不再热衷恢复生产,像是建康周边那些豪强地主们,无论他们各自庄园有无所出,都可以便捷的获取各种商品,不只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还能转销他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