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太祖爷,我来看你了(2/6)

  【汉风烈烈起南洋】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不是抱着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的态度,很多东西根本留不下来。

  甚至现代可以说,惠栋的凡汉皆好,表面上是指汉代和汉儒,但实际上是指汉人。

  其意在明面上扛着一杆钻了牛角尖的固执大旗,暗地里则夹带私货,保留了很多汉家典籍。

  至少那些讥讽他的士人,大多做了满清的高官。

  但惠栋出身官宦之家,他父亲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广东学政,自己却只考了生员,获得自由活动权力之后,就一辈子潜心做学问,未曾出仕满清。

  人之复杂,可见一斑,惠栋直到去世都还在被人批驳,他的真正意图,已经不可考,只能靠推测了。

  而钱大昕,正是这个乾嘉学派,考据学中的代表人物,其余段玉裁、王念孙等中流砥柱都还正直壮年。

  所以,莫子布放心把恢复汉家衣冠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他们也不负莫子布的期望,顺利就把大明上至官制礼法,下至衣冠服饰,全部考据复原出来了。

  然后,莫子布直接把满清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这三大织造给抄了,将其中的锦缎丝绸帛布等,全部用来恢复衣冠。

  “好啊!”莫子布听了大为满意,感叹的说道:“专业的事就要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莫子布在广东登基的时候,甚至身上的皇帝冠冕都有很多地方有错漏。

  广南这种文化洼地就不说了。

  就是广东,虽然后世以粤语为代表的广府文化很能打,但那是孙国父带着一票广东人用革命与鲜血,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八十以及九十年代中前期,说粤语的香港异军突击,两方合力给推起来的。

  而在此时,广府文化,还是个弟中之弟。

  此时搞传统文化,恢复衣冠,还就得靠遍地考据党,到处是藏书楼的江南。

  这也是江南考据学派文人在这个时空和原本时空,对汉民族最后最大的贡献了。

  天色大亮,阳光照射到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上,陈杰起了一个大早,作为一个在杭州反正的满清提督高官,陈杰受到了非常高的优待。

  因为大虞此次北伐,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就在杭州,如果没有陈杰在最后关头决定反正,林乔荫和陈秋泽肯定无法阻止满城的额尔德蒙额和范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