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探花郎(2/6)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这种乡贡生基本就是以地方世家豪强子弟为主,普通人难有机会。

  现在改革后,以考为主。

  不仅三年一考,且分为三级考试。一考为院试,二考为乡试,三考为会试。

  院试又分三考,县试州试道试,分别在县州道考试。而乡试在各道治所或京师,会试在长安,会试后又还有殿试。

  院试三年两考,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一考。

  取消秀才科,而主要就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第一级院试考试,考取的入州、县学,成为官学生,称生员、童生,或秀才,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批学生,还享受朝廷的廪膳补贴,称为廪生。

  而第二级乡试中举者,便是举人,拥有一般做官资格。

  改革后以进士为主,明经为辅,虽然明书明算明法等也还保留,但份量跟进士明经两科无法相比了。

  还有便是数量上的提升,以前一年进士可能也就取一二十人,但现在十倍录取,要取一二百,甚至多的时候可以取二三百。

  这些进士因为都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且殿试只排名先后不会再黜落,故此这些进士们都是天子门生,他们可在吏部参加铨选,最低都是从县尉、县丞做起。

  因为这严密的层层考试新制度,特别是糊名、誊写、别试,禁公荐这些新规,给了读书人一个更加公平的机会,

  不管是世家门阀,还是高官贵族子弟,也跟寒门庶族子弟一个起跑线了。

  当然,最后考试的时候,那些世家贵族子弟,本身受到的教育资源肯定更好,仍是赢在起跑线,但比起过去那种考之前,就已经内定好名额的情况自然是好多了。

  “今年这金榜上,寒门庶族子弟多了许多,豪门贵族子弟少了许多。”李义府说道。

  当年他也是寒门子弟,一个小县丞的儿子,如果不是武怀玉跟主考官打招呼,就算他有真材实学,也不会有机会中进士的。

  “这是好事,说明这改革的挺彻底,不是表面功夫。”武怀玉笑着说道,从举孝廉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再到如今这全新的科举制,只能说一直在进步。

  虽然就算如今这新制出现,大唐取士的主要方式还是门荫入仕、荐举入仕、流外入仕,然后才是科举入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