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蹊跷(4/4)

  【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再者,近日庙堂之上并没有什么事情,四洲水灾的赈济已然大致得当了、泰山封禅也取消了,吴蜀也没有入寇,何来朝堂多事之说呢?

  故而,孙资是在提醒我什么?

  睁开眼的夏侯惠,将目光落在了红漆庋具底部的那份案牍上。

  最表面那份,他方才瞥过一眼落款了,是雍州刺史郭淮关乎陇西羌胡各部首领的矛盾调和与布防安排等,与他干系不大,更不值得孙资讳莫如深。

  取出绢帛一看,原来是散骑常侍刘劭所作的《都官考课法》上表。

  关乎都官考课这件事,夏侯惠是大抵知晓的。

  先前卫臻升迁为司空,恰巧中书监官署的中书郎有缺职,天子曹叡在让吏部尚书卢毓推举人选,还如此嘱咐道:“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让他选拔人才时,不要选取有名气的人。

  对此,卢毓进陈奏言,声称如今“通过功绩来明确地考察”官吏人才的办法,已然废弃很久了。而根据诋毁与赞誉来决定官员的升降任免,也是无奈之举,所以真假混乱掺杂、虚实相互蒙蔽。

  天子曹叡觉得很有道理。

  又为了杜绝先前的“浮华案”之事,遂诏令散骑常侍刘劭制定都官考课的办法。

  而看到《都官考课法》这几个字的时候,夏侯惠便知道蹊跷之处了。

  缘由很简单。

  中书监执掌机要,而尚书台主朝政庶务,职责并不相同。

  如属于庶务范畴的《都官考课法》,也应该由尚书台转呈给天子曹叡,没有出现在中书监官署的道理,更不可能抄录一份放在自己的案台上!

  所以,这便是孙资方才言行有异之故罢。

  因为刘劭所作的《都官考课法》是否可行、有无偏颇之处,必然要经过公卿百官一并讨论,夏侯惠同样也是可以对此事畅所欲言的。

  刘放与孙资不会那么无聊,还多此一举将这份上疏抄录放在他的案头上.

  故而,此举必乃天子曹叡授意的。

  但弄清楚此中缘由的夏侯惠,心中疑窦反而更多了:曹叡想做甚!(本章完)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