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直言(4/4)

  【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言罢,便起身去西堂歇乏。

  在让侍宦召议郎庾嶷过来的时候,还很体贴的让人给送来刘劭些吃食酒水。

  只是看罢之后的刘劭,哪有饮食的心思啊~

  要知道,他制定《都官考课法》期间也是需要伴驾的,而曹叡可没少趁着机会“指点”他,且还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的那种。

  不客气的说,考课法之所以定制了七十二条之多,大部分都是遵照曹叡心意而增加的。

  所以现今一听曹叡声称略有异议,刘劭第一反应就是心好累.

  身为执行者的,最怕的不就是决策者心意反反复复嘛~

  尤其是曹叡还要召议郎庾嶷过来与他一并参详。

  倒不是说庾嶷其人难于相处。

  早年他与议郎庾嶷、荀诜等人同奉诏制定新律十八篇时,彼此之间相处得很融洽。

  而是他知道天子曹叡让庾嶷参与的目的。

  颍川庾家是尚儒学的,而他的学术观点更崇尚于道(玄)与儒的合流。

  在作考课法的时候,他也是遵从着“依其才能不同、适合担任的官职也不同”、“才与德并列标举”的观点;但在曹叡指点下,他不得不加入了许多“先德后才”的条例。

  这也算无可厚非吧。

  身为帝王嘛、魏室代汉也没多少年嘛~

  期待臣子恪守德行、无有非分之念也能理解。

  自董仲舒改造过儒学崇尚忠君克己,将德放在才之前,所以曹叡现今将庾嶷召来与他计议,不外乎是犹坚持己见、找来个嘴替,让刘劭在看夏侯惠批注时不要受太多影响。

  说白了,就是曹叡既觉得夏侯惠“善贤使能”的提议颇有可取之处,也不想放弃“重德取忠”的主张,所以让刘劭看着综合下。

  故而刘劭心累得很。

  天底下哪有鱼与熊掌兼得之事!

  这《都官考课法》他得修修改改多少次,才能让曹叡满意?

  答案是很悲观的。(本章完)

 

 

本章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