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依着先前朝臣关乎“三公不可久缺”的谏言,在司徒职空缺将近半年后,天子曹叡任命司空卫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待二公赴任,遂以雍凉各部今无所统制为由,让公卿百官公推征蜀护军的人选。
说是公推,其实也就是走了个过场。
在公卿百官们各表其意属之人时,犹如天子喉舌的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皆推举了大司农赵俨,庙堂之上遂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有一说一,赵俨确实很适合这个职位。
身为武帝时期的老臣,他历任多方且知兵事,如襄樊之战时他与徐晃一并去救援曹仁,所见皆中;后来还出任过曹休的征东将军军师、大司马军师。
哪怕有被他人诟病“生人妇”的污点,却也不能质疑他不能统制雍凉。
惟一的缺点,就是他年纪有点大了,马上就是七十古来稀了。如早年与他并列知名的辛毗、陈群、杜袭三人都已然故去,现今的他也因小疾不断而常让随从将药物携带在身边。
而在夏侯惠看来,这便是天子曹叡意属他去雍凉的主要原因罢。
毕竟,天子曹叡并不担心这个年纪的老臣还会贪恋权柄,且在数年之后以年老的名义将他徵还、交接雍凉权柄,他非但不会有怨言,且还会感激庙堂体恤他的年迈呢!
当然了,对雍凉与陇右有所调整后,深谙帝王权术的曹叡,还不忘对太尉司马懿作了安抚、以示不疑与敬重犹在。
乃是根据先前司马孚“偶然”透露的司马懿不在拦着次子出仕的口风,将弘农太守兼领的典农校尉分出来,转给司马昭来担任。
这也是无奈之举罢。
现今近畿各司各县都没有职缺,且若给司马昭授予近畿之外的官职,就无法体现天子曹叡对太尉的安抚了。且典农部还是事属太尉府,相当于司马昭在职期间的政绩必然绝佳、很快就能转迁。
只不过,这个任命并没有成行。
太尉司马懿对此坚决反对,言辞恳切的上疏声称,已经并入弘农太守管辖的典农校尉不应再次划分出来,否则就是扰乱了朝廷对举国典农部的部署。且他身为太尉,理应为其他朝臣作表率,不该让次子司马昭在属下任职,以免开了徇私舞弊之例。故而,他恳请天子收回成命。并言他宁可次子此生都不步上仕途,也不会让这种有违法度之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