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人为财死。
若是为了权力,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都将甘愿化作扑火的飞蛾、前赴后继不吝死。
刚好,公卿百官们都没有什么动静呢。
他们也是有利益需求的。且文帝曹丕在挑选辅政大臣的时候,是择选了两位宗室、两位重臣啊~
谁又说得准,现今天子会不会效仿先帝故事呢?
但即使有了这样的后知后觉,被天子曹叡提前安排职责的夏侯惠,相当于被束缚住手脚,已然无法再做些什么了,唯有静观事变了。
最后,遂是太庙事件的得逞。
天子曹叡很聪颖的,魏国庙堂上也不缺乏眼光老辣之人。
所以,当曹叡缓过情绪后,会不会在心中重新复盘此事始末呢?朝中会不会有人,从中发现了不合常理之处,为天子指出来呢?
譬如,遣人去追夏侯献,问他是从何处得悉了自己拜谒太庙之事的。
然后查到任烨、最终牵扯到自己身上。
甚至,只需要查到隶属自己麾下的任烨身上,都不需要证实自己是否参与其中了——彼只需要模棱两可的给曹叡提一嘴便足以。
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曹叡,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查清楚,所以宁杀错不放过!
即使不将夏侯惠罢黜弃用,也绝对会踢出托孤之列。
故而,夏侯惠心中是有过好一阵纠结的。
要不要遣人去将被逐出京师洛阳的夏侯献灭口以绝后患,这个念头一直在折磨着他的良知。
当然了,最后他还是熄灭了这个念头。
不是性格软弱或心肠不够狠。
而是夏侯献若死在半道了,他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没必要不是?
比起去挑动天子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有人去寻夏侯献刨根问底都不算事。
且这个隐患本就是用阴谋诡计诱发的,何必还要用上不了台面的伎俩去解决呢?不担心诱发更大的隐患吗?
动不如静,还是安之若素罢。
这样安抚着自己不安情绪的夏侯惠,心中也再无杂念。
暮冬十二月的白昼很短。
又因为大雪纷飞连绵数日的干系,才刚进入酉时没多久,天色就黯淡了下来。
南阙(宫)东南角,太尉司马懿立在府署前,看着僚属们踩着一尺深的积雪,陆陆续续从开阳门出宫阙去,脸庞上不悲不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