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隐与显(3/4)

  【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顾名思义,就是让朝野士庶可自主投书,言庙堂执政得失、论军国大事策略。

  并非是效仿齐威王“闻过则喜”那般。

  而是声称自身不过而立之年遂居高位,自感阅历不足才学不够,常惶恐执政时有所纰漏而有负社稷,遂效仿明帝在位时大开言路、接受吏民士庶讽谏的举措。

  明帝曹叡是有这个善政的。

  彼在位期间就赦令有司,让吏民士庶有直接上书至天听的机会。

  每个月都能从民间收到数十上百封,尽管很多庶民的上书文辞鄙陋,但明帝曹叡犹很认真的阅览并寻来侍从问察究竟,十数年间不曾有过厌倦与懈怠。

  “明”这个谥号他还是担得起的。

  而今,夏侯惠效仿之,还增了许多便利。

  如投书可匿名奏闻,可检举不法,可畅所欲言所有人事任命的优劣等;最重要的一点是,若投书内容有裨社稷,他将转呈给天子曹芳过目并召集庙堂重臣共议。

  这点也就意味着,他是变相给予了吏民士庶一个晋升的机会。

  不管是身在卑职郁郁不得志的小吏、怀才不遇的寒门子弟,还是有才学抱负的走卒贩夫辈等等,都有机会出人头地——只要投书的言策作得好,就有机会名闻天子与公卿之耳。不管所言的策论是否推行都能名声大噪,可坐等公府或州郡征辟了。

  这个举措甫一推行,洛阳朝野关乎夏侯惠的议论又迎来了一阵喧嚣。

  在野士庶们自是赞誉他的恭谦、个别官员则是觉得他虚怀若谷,但更多公卿却是觉得他此举有扰社稷、增朝政繁琐。

  毕竟可匿名投书且言辞无所忌讳嘛~

  这不是让一些奸佞小人有了构陷进谗的机会吗?

  就连他的幕僚丁谧都在此举措成行之前,私下担忧的来了句,“稚权此举,虽可收英才俊秀入彀中,但恐也会引来个别人的警惕,以为稚权将欲独揽朝政。”

  这层担忧不无道理。

  因为日后夏侯惠想推行什么举措的时候,可以让人做封投书,然后再拿去给公卿百官们商议,假朝野士庶之名请天子曹芳赦令推行。

  但夏侯惠想了想,还是这么做了。

  既然司马懿退一步划分自留地,那他也可以进一步博得更广泛的天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