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现今已然时不我待矣!
我名实本就不如人,且随着时间推移而此消彼长,若再坐等合适时机出现而无所为,无异于自绝于庙堂之上。
这是面对夏侯玄再次劝阻时,曹爽给与的答复。
不仅让夏侯玄再无劝说的理由,更得到了何晏的大力支持,且何晏还为他重新制定了谋权的步骤。
先以满宠即将归朝之事为切入点。
就在孙礼归来京师没几日,满宠以年老求卸任归京的表奏,也再度成为天子曹芳让公卿共议的事情。
其实这点没有什么好议论的。
满宠在这次上表中,不仅言辞恳切的声称自身老眼昏花、精力不济难为都督之责,且还透露出庙堂看在他已然年八十的份上,让他归来看一眼子孙再死的心愿。
作为在魏武曹操时期就外任地方的老臣,他的这个请求,无论天子曹芳还是公卿百官们都不忍回绝。正好,犹如虚职的太尉府空着呢,让他来养老也挺合适的。
故而庙堂公卿真正商议的,是他归京师后淮南战线的部署。
征东将军之选以王凌补之,这也不需要计议。
而是否让王凌继续兼任着扬州刺史,若不兼领又当以孰人任之才是重点。
在何晏看来,早年曾在淮南任职的夏侯惠,定不会坐视淮南战区的权柄被旁人染指的。
尤其是彼先前与与王凌谈不上亲善,且现今曹爽还征辟了王广为从事中郎,故而扬州刺史之选必然会力争安插自己的亲信。
所以,何晏建议曹爽举扬烈将军王昶转任。
王昶当然不是曹爽的亲信,甚至都不曾有过往来,是为更亲善于司马懿的外臣。
与郭淮大抵类似,王昶是文帝曹丕的潜邸之臣,也因此与文帝四友之一的司马懿结缘,又因地缘关系素来亲善。如明帝曹叡时下诏公卿推举贤良,司马懿表举之人就是王昶。
何晏如此提议也不是指望着,曹爽通过此番推举就能拉拢王昶,或者是博得司马懿的好感。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只是想将水搅得浑一些,给夏侯惠多造些麻烦。
而王昶就很合适的人选。
一来,王昶身份地位与履历能力都堪任扬州刺史。
且他与王凌是同乡,早年还以兄事之,去了淮南也不会引发权欲很强的王凌反感,不会有如有先前王凌构陷满宠、弹劾文钦等事。从抵御贼吴前线将帅和睦的角度出发,曹爽的举荐是有缘由的,庙堂诸公也是能慎重考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