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复何忧(2/4)

  【魏逆】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出于增加其履历而征辟的邓艾文武兼备,掌兵千人之余,还能分担桓禺些事务。

  而被荀顗推举的庾峻,主要是充当夏侯惠与颍川士人的沟通桥梁。

  夏侯惠遂让他给孙礼当下属,周旋于公卿百官之间,争取早点显名与历练成才外放,以实际利益来与颖川士人立信任和求同的基础。

  另一,则是曹爽终于忍不住了。

  就在数日前夏侯惠内举不避亲,表奏自家四兄泰山太守夏侯威为中护军,天子曹芳问都不问旁人就直接准复后,车骑将军从事中郎郑袤遂在翌日上疏,先是洋洋洒洒的细数了太傅司马公的功绩,然后再以庙堂当恩萌功臣子孙为由,举司马师为中书侍郎。

  对此,天子曹芳让公卿共议。

  但诸公们还没有开始商讨呢,太傅司马懿就直接入北阙面君,恳请天子将此上疏驳回。

  也由此引发了东堂内连续数日的争吵不休。

  主要是因为反驳的人并不多。

  如光禄勋蒋济与度支尚书司马孚都保持着沉默,没有与司马懿统一口径。这就让公卿们心生疑窦——司马公的推辞出于谦逊作态呢?还是当真不想让长子出仕呢?

  唯有司徒卫臻态度很强硬的反驳了,以明帝曹叡时的禁令不可废为由。

  只是他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

  毕竟明帝犹在时,海东战事初步战果传归洛阳后,曹叡还对那些被浮华案禁锢的从征之人不吝赞誉,且隐隐流露出了可解开禁锢的意图。

  是故,在夏侯惠没有表态、司马家态度暧昧与曹爽强势推举的情况下,诸公们意见难以一致就必不可免了。

  当然了,经过数日的激烈讨论,事情还是有了偏向的。

  那便是卫臻独木难支。

  没办法啊~

  解开这些人的仕途禁锢,能为天子曹芳增添美誉且有利于内部凝聚,许多老臣光是出于这点考虑,就不会站在卫臻那边了。

  之所以迟迟没有结论,是中书令孙资第二次求让位的上疏还没有结论而已。

  在中书监刘放病故的翌日,孙资便上疏乞骸骨。

  此上疏不需要等天子曹芳让诸公商讨,夏侯惠就直接以辅政之权驳回了。

  只是孙资态度很坚决,被驳回的翌日又再次上疏。

  所有人都知道,孙资远远不到逊位的年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