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由此可见,战国之世,君王对于普通百姓,也要在“不至于因为税赋徭役过低而亡国的前提下,尽量施恩笼络,以免百姓逃亡到邻国”。
梁惠王为什么要对河东河内的百姓好?
后世读者读儒家经典,只看到了孟子说他是“五十步笑百步”,说梁惠王这点所谓的小小“减负”,其实还是剥削,所以邻国的百姓不会逃亡到魏国来。
但是,这篇文章却看到了一个点:至少你战国时候的君王,多多少少还得想着法儿讨好百姓,吸引人口,这说明当时百姓是有机会因为一个诸侯国税赋徭役过重而逃亡去别的国家的。
然后此文又话锋一转,提到本朝初年的文景之治,文中说“文帝时,初定十五税一,此后甚至数年不征赋税,而国用足,多以渐渐多发民爵取粟。
世人皆言文帝仁德,千古罕有,然文帝之时,刘氏诸王林立,后来作乱的吴楚七国亦在。秦末大乱方定,天下总户口不过千万,是人民寡而田地多。
汉初郡县、分封之制尚且并立,削藩要到景帝之时,推恩亦要到武帝之时。故而文帝也如战国时周天子或大国贤王一般,要与诸王争民,自然需要轻徭薄赋,便如梁惠王指望直辖之民变多……”
这篇文章具体写的措辞,肯定不如前面总结的那么直白露骨,毕竟对汉人而言,这已经涉及到本朝了,对汉文帝的动机要揣测得隐晦一点。
但内容却是惊世骇俗,从士人、武人到普通百姓,前面一小半篇幅都在论证:统一本身,会导致君主只剩一个,统治者不用卷“谁对百姓和人才更好,谁才能吸引更多百姓和人才来投”。
所以,统一本身,有利有弊,只要统一,统治者就不用互卷了,而人民还要互卷。但统一的好处则是,从此不用内战,人民少服兵役,少服徭役,少交钱。因此改朝换代有没有“德”,关键是看改变后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因为统一而少服了的徭役、兵役、少交的军费,比之因为统一之后统治者骄傲自满、开始骄奢淫逸而多花的钱、人力,这两部分究竟是哪一部分大、哪一部分小。
因为统治者之间不用卷而懈怠骄纵多花的钱,必须少于统一后少花的军费,这个朝代才有存在下去的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