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小说免费阅读,请收藏 零点小说【0xs.net】,如果无法弹起阅读主题设置栏,请闭关器浏览告广蔽屏能功即可。
刘备麾下现在文武人才济济,运输损耗的问题,诸葛亮还亲自抽时间过问了。
听说翻越中条山的军粮,陆路运二百多里,就要被运输的士兵民夫和牲畜消耗掉两成,诸葛亮实地考察了一番,针对性又改良了一下用到的大车,结合之前在益州时用的“木牛流马”推车的一些结构特点,重点提升重型畜力车在山道上下坡时的刹车性能。
经过诸葛亮改良后的车,哪怕是运载数千斤的重型牛车,也可以随时随地在坡度不太陡的半坡上停下,再次启动时也没那么累,为每支车队配备的人手和牲畜数量,也可以稍稍降低一些,间接降低了运输损耗。
这些技术应用层面的堵点都解决后,剩下的就是把一切交给时间,慢慢堆体力活了。
淮扬和冀州的富余粮草,以每个月十几万石的速度,往河东方向运输,逐渐堆满了一个个新建的大粮仓。
赵云的骑兵,早就撤回了幽州,避免在并州这边消耗过多粮食。
但赵云撤走之后,坐镇雒阳的诸葛瑾,也想到了一个额外帮助朝廷提升后勤准备的办法,就千里传信,指点赵云和糜竺具体经办——
赵云和糜竺,之前不是已经在幽州的渔阳郡,搞边市多年了么,在当地大量收购牛羊猪各种牲畜,卖出盐茶,搞腌肉和鞣革产业。
当时这么搞,是为了在幽州增加肉食储备,降低幽州对南方的粮食依赖,好让幽州多驻军,扛住当年还在曹操治下的冀州军的进攻。
但如今时过境迁,冀州已经完全落入刘备之手,连并州都易手了。所以幽州那边,也不再需要那么多驻军。
为了更好地统筹对曹操的最后一战,诸葛瑾和诸葛兄弟在九月份的一天,闲聊复盘时,偶然想到一个妙招,那就是让赵云今年减少幽州的驻军,往南边的青、冀就食。
同时鼓励幽州以北偏西的那些乌桓、鲜卑部族,再想卖牛羊猪等牲畜时,改为去并州的雁门郡卖。诸葛瑾还专门奏请刘备,在雁门郡也新设了一个大型的边市榷场。
至于榷场所需的人手,尤其是财务和商业管理类的人才,就直接从原本的幽州渔阳边市抽调熟手过去帮衬,具体由糜竺负责挑人。
这个设计,极大地利用了草原上游牧部族的灵活性,游牧部族本来就是到处迁徙的,去渔阳边市卖牛羊,也要驱赶着畜群赶很远的路。